周氏送來的賬本有問題是梁氏在當天下午就發現的。
她這次從揚州過來就是為了幫梁善如算清楚這些賬,所以帶了不少算賬的好手,再加上柳氏陪嫁鋪麵田莊留下的人,查出問題根本不在話下。
她沒有要自己做主,派了人去叫梁善如來。
院子裡賬冊攤開一箱又一箱,算過的放了幾箱,還沒來得及算的還有十幾箱。
梁善如一拐進月洞門就見眾人忙碌身影,而姑母叫人搬了太師椅在廊下,腳邊放了好大一個炭盆。
她快步上垂帶踏跺,軟聲叫著姑母就湊近過去:“外麵多冷呀,怎麼不在屋裡?有這麼多人看賬呢。”
梁氏伸手拉她,銀屑炭燒的暖烘烘,熱氣正好打在二人交疊的手上。
她騰出另外那隻手朝著箱子方向隨手一指:“是有問題的。”
梁善如皺眉:“這麼明目張膽?”
她本以為周氏要做的更精明些,結果沒幾個時辰就被查出賬本裡做了手腳?
梁氏嗯了聲:“你阿娘的東西都沒問題,我估計她當初就沒想動這些,萬一衛國公府派人來,她沒法交代。
隻是把持著賬,嫁妝且不說,鋪麵田莊每歲所得都被她拿去私用,但掌櫃或是管事都是從柳家跟著你阿娘陪嫁過來的,她怕另有賬本,現在送來的自然不敢動手腳。”
梁善如立刻就懂了。
阿娘的東西可以作假,但不敢糊弄,一旦有賬可以對,周氏是自找麻煩。
但爹爹的東西卻很好動手腳。朝廷賞賜有記檔,她既知道了就不會在這上頭動心思,然而爹爹留下的產業是沒有留下心腹打理的。
周氏不敢發落胡叔他們,唯恐苛待她的事情傳回盛京,驚動姑母和舅舅,可是當年爹爹出事之後,她很快就把從前鋪麵田莊上的人全換了一遍,從那之後賬是什麼樣,就是她說了算了。
梁善如抿唇:“虧空了大概有多少啊?”
“少說兩萬多兩銀子。”梁氏捏著她指尖,“阿兄名下的鋪麵田莊我沒經手打理過,具體不知道,但從賬本上來看,按照揚州城的行市來說,若要多些,四五萬兩也有可能。”
她鬆開梁善如,一遞手,有婆子拿了三本賬冊交過來。
她接下後翻了幾頁,指著圈出來的幾處給梁善如看,然後問她:“看得懂嗎?”
梁善如點頭,阿娘過身前教過,後來爹爹就專門請了女賬房教她看賬學本事,怕她將來嫁人連自己的嫁妝都算不明白。
梁山不接話,等著她說,她又仔細看了兩遍:“爹爹去後第二年三家鋪子都鬨了虧空,隔年莊子也欠收,不是被搶被燒,就是種的秧苗沒成活。
但我記得那會兒綢緞莊起火燒的並不嚴重,就連跟北邊做的幾單生意都沒影響交貨。
隔年揚州城也沒鬨水災,彆家收成都不錯,靜儀她們家的莊子還是個豐年,她那會兒給我送了好些果蔬,所以我記得很清楚。”
她眸色暗了暗:“周氏是想著時隔多年,賬冊又多,稀裡糊塗的未必看那麼仔細。
姑母從京城帶來的人不知道揚州行情,而胡叔他們又不一定記得清楚,一來二去就能糊弄過去。
這些賬還是經不起細查的。
雖說三五本賬冊上就這麼三四處有問題的地方,可光是綢緞莊走水損失貨物這一項就能虧出近兩千兩,七七八八算下來……”
她掰著指頭算了半晌:“確實是這個數,少則兩萬,多則四五萬兩了。”
梁氏聽她說的頭頭是道,才欣慰的笑了,重新拉過她的手:“我還擔心你不懂看賬管家這些事,想著回了京城要慢慢教你,又怕你到了如今的年紀才開始學實在算晚,說不定要耽誤事。
這下好了,我總算能放心。”
實則是兄嫂從前把她教的很好。
梁氏怕提起這話她要傷心,悶在心裡沒有說,然後問她:“我叫你來是讓你知道,周氏不老實,再有這都是你的東西,你想怎麼處理?”
“當然該多少就是多少,一文錢都不能少給我。”梁善如斬釘截鐵道,“我之前是真的想過要是核對賬目後,哪怕少個兩三萬兩,我也認了。
早點離開這裡也好,我是真不想跟他們夫婦再有任何瓜葛。
可他們欺人太甚,我改主意了。”
她握著賬本,麵色凝重:“這些賬本都要仔細的查,有多少不對的地方全畫出來,咱們算個總賬,我不貪他們的,不往多了算,像這幾處少了我兩萬多,就補給我兩萬多,彆處要再算出幾萬,到最後加在一塊兒。
她早上說除了阿娘的嫁妝和爹娘留下的產業之外再補給我十一萬兩,就在這個數往上加!”
梁善如說完之後才想起姑母答應給梁寶祺一份嫁妝那事兒,猶豫了下:“姑母覺得呢?要是想花銀子儘早……”
“沒那碼子事。”梁氏不等她說完就打斷她,“給寶祺那份兒是我出,這些都是你的,就是你說了算,否則我叫你來做什麼?”
梁善如唇角上揚:“姑母真好!”
梁氏照著她腰窩處輕戳了下:“那我要是勸你息事寧人,這些賬稀裡糊塗過去,拿了十一萬兩了事,就不好了?”
“那也好。”梁善如越發往她身邊靠,“姑母怎麼樣都好!您讓我說了算,是護短疼惜我。您要是勸我息事寧人,那是教我退一步海闊天空,做人做事彆趕儘殺絕。
反正都是為我好!”
她這張嘴最會哄人了,小的時候就是這樣,撒嬌的話張口就來,讓人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
梁氏笑著起身,摟著她回屋:“你就哄著我高興吧,這**湯給我灌的,回頭要摘星取月我都得依著你。”然後又說,“你的意思我知道了,餘下的賬就給他們去看,胡掌櫃是很靠得住的人,往後跟著你回盛京,還是留他在外麵替你打理產業,我也放心。”
梁善如誒的就應下了:“我先前就是這樣想的,要不交給彆人我也不放心。”
梁氏聞言更加滿意:“不錯,知人善用,這回我更不憂心你了。”
等進了門,她還是沒忍住感慨道:“阿嫂要是還在,看見你長得這麼好,不知道該有多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