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裡並不是僅有這一家廠。
周邊散布著五六家光學軍工企業,有相互配套的,也有各自出不同產品的。
來人簡單的介紹:“所以總體是相互平級關係,從六十年代開始生產迫擊炮瞄準鏡、坦克潛望鏡、航空瞄準具、高炮指揮儀這些專業光學設備。”
“幾年前轉產相機就各有各的思路,實際上分成兩三個牌子,誰都能做。”
昨晚那個銷售員思來想去,打電話給另家廠說了消息,人家那邊的銷售科長天不亮就騎自行車從二十多公裡外趕過來。
“我們有個試製型號,就是隻為了能留影拍照,簡化了一切部件,出廠價可以做到二十二塊錢。”
說著從自己背的皮匣子裡小心翼翼的取出來。
讓衛東差點笑出聲,外觀上跟昨晚他看見的那種“高級”國產單反相機基本一模一樣。
可小人書尺寸的方塊機身上固定個二指厚的“圓鏡頭”,上麵假模假樣的紅線白線黑線做得好像很複雜的可以調節,其實根本都不能動。
拿起來瞄著機背上的小孔取景,哢嚓。
拍完之後右側有個撥片臂,把底片卷到下一張待拍,就這麼簡單。
甚至都不裝電池,不用任何電子元件。
銷售科長嫻熟的裝膠卷,哢嚓,撥片,飛快的模擬拍了幾張表示膠卷用完了,左側有個軸拉一下小手柄唰唰的旋轉把底片收回來,拆開底蓋,拿出135膠卷就可以去衝洗了。
“這是廢膠卷,差不多這個意思,因為我們之前是做射擊瞄準鏡,戰士們怎麼粗暴折騰使用瞄準鏡,我們深有體會,就一定要簡單堅固耐用,最好一點可調活動部件都沒,也就這裝片、取片有點麻煩。”
讓衛東翻來覆去的看這個試製品,昨晚看見的單反相機,都是機身下半截很結實的黑塑料,上半截是銀白色金屬。
這個就全身黑。
銷售科長再解釋下:“機身殼是各家共用的模具,但為了降低成本,我們用酚醛塑料也就是電木來做,比他們用聚碳酸酯和bs工程塑料,鋁合金省了好幾道工序跟成本,隻有轉軸用的金屬,成本才會這麼低。”
本質就是個塑料疙瘩,把鏡片固定鑲嵌在裡麵,快門哢嚓的瞬間讓光線投到底片上曝光就行。
讓衛東開始感興趣了,狗蛋,二鳳,施老太都表達過拍照的意願。
他在逛西湖、滬海的時候也動心想拍照。
見到各種開眼界都想保留下來。
還想給做麻辣燙的爸媽拍下來留作紀念。
這種需求就像大家很想買收錄機一樣很迫切。
就像後世誰遇事都不要慌,先拍個照片發朋友圈那樣有巨大市場。
所以不是非要拍得像張經理他們那種藝術人像那麼專業,稅務大院那些兔崽子買了一堆高級貨,最後還不是積灰。
反正遲早被手機替代的玩意兒,搞那麼複雜有屁用啊。
點點頭:“你們什麼時候能出產品,我可以試著進貨去銷售。”
銷售科長看著他:“你能要多少?”
讓衛東其實是沒概念:“五百,一千?可以先少量出點,我拿去能賣掉就肯定大量要貨。”
銷售科長不嫌棄:“行,反正所有模具、配件都是現成的,隻是做了簡化改進,我們出了量產貨就通知你,你把紅光廠的聯係方式給我。”
這咋能給廠裡的聯係方式,但門市部那部手搖電話也沒拆,讓衛東第一次留下這種人工轉接號:“江南區二局轉紅光門市部,但春節可能沒人。”
他以前在稅務大院起碼都是十年後打過那種一對一的內部牽線電話,二十年後門衛室才有了獨立號碼的電話機,再後來都用手機了。
壓根兒沒接觸過這種手搖,還得跟話務員要哪個地方長途,轉接哪裡的老式電話。
怪不得尤啟立他們那架電話,隻接聽不打出,電話費也不便宜。
看到這種官方單位才有的掛號電話,人家更信任了:“好,差不多也是春節後,一定會聯係你!”
讓衛東乾脆把對方捎回廠裡,結果對方的套路跟他一樣:“這台樣品留給你試用下,這玩意兒在我們這裡不值錢的,如果能提意見就打電話給我們。”
白得了台廉價相機的讓衛東投桃報李:“你們這個西山牌兆頭不好啊,日落西山。”
就在機身上燙壓出凹痕,抹點白漆擦掉,格外醒目,也格外土氣。
銷售科長納悶:“我們工廠那座山就叫西山啊,都這麼取名。”
那家單反機被收掉粵東香江品牌後,也取的自家山上名兒。
相當隨意。
讓衛東好歹經曆過各種家電、手機品牌時代,更是最近對燕舞這個牌子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