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拿過來直接在外麵非常大氣的交叉兩條對角線覆蓋轉折,然後最醒目的地方“cer”的字樣,沒有生產廠,但有個聯係電話在角落。
整個盒子就很搶眼,拿出來所有大學生都在探頭。
讓衛東又開始半真半假的編:“當時我也是在旅途中聽說,某家以前生產光學儀器的軍工廠滯銷了很多相機,就想過去看看,有便宜的處理貨可以順路帶到哪裡去賣,結果他們是獲得過很多大獎的國產單反相機浪波灣,一台要四百多,加上各種配件鏡頭甚至能上千,馬上我就想走了,從銷售員的角度來看,這東西怪不得滯銷,所以當時我說了句我們應該做人民群眾買得起的照相機,這種一兩年不吃不喝才買……”
又是鋪天蓋地的掌聲!
校領導,教授們已經滿帶深思的表情。
從專家角度看,這話肯定絕對有失偏頗,高中低端各有各的意義。
但從煽動氣氛的反應來看,絕大多數人都覺得對對對!
物資匱乏的時代,真是絕大多數人隻能看著。
自行車、電視、手表、相機這些東西都要憑票買。
實際上就是極少數人才能享用的東西。
早就怨聲載道了。
後世人覺得稀鬆平常的貼近市場,這時候大部分廠家都不這麼想。
反正有國家鐵飯碗旱澇保收,多做少做甚至不做都一個樣兒。
如果有獲獎榮譽可能還爭取下,隻為了賣得好反而要多做事,那不是傻嗎。
更不用說研發試製還要承擔責任,花費資金,更是不符合無功無過的混吃等死原則。
所以現在喊出這句話,真有振聾發聵的氣勢。
還特彆有這個時代的口吻。
報社的人帶頭使勁鼓掌,記者拚命從各個角度拍照。
拍下讓衛東居然做個嚇一跳的鬼臉動作,從盒子裡抖出相機:“當時他們差點把我打出去,招待所都沒讓我住,可隔壁廠的銷售科長聽說了,連夜找過來跟我合計,最後搗鼓出這個不超過三十塊的相機……”
全場怕是擠了上千人,下意識的朝著這排臨時擺放的課桌湧動了下。
三十塊!
這個價格真的很微妙。
普通工人、教師包括記者的月工資差不多這會兒就四十塊。
咬咬牙的確是人人都買得起。
後來很多年輕人都乾過拿兩三個月工資買部手機的事兒,隻要有穩定工作,不難下這個決定,但要拿一兩年的工資買,那才有點離譜。
關鍵遠看這部黑乎乎的相機,還真的跟那些一兩百的普通相機沒區彆。
甚至最新改進的白色羅馬字體““在右上角還很高級。
所以大家都有點迫不及待的想湊近了看。
讓衛東給嚇一跳,那倆小弟更是從西湖邊上摔打過來,立刻跟原始猴兒下地似的,從蹲的黑板下角落連滾帶爬的過來擋在課桌前。
他們仨這種略顯誇張的動作,又把大學生們逗得哄堂大笑。
記者就不會拍這種真情流露的場麵,不太那啥。
讓衛東卻嫻熟的從兜裡摸出個凱旋試製卷,打開後蓋裝進去,對著現場盛況哢嚓哢嚓。
左右的改革老將,門口的領導教授,甚至探身給兩個撓頭躬身不好意思回去的家夥也都拍兩張。
全場都安靜了。
這是種跟時代不太符合的豪橫。
就哢嚓,右手拇指撥片下一張,又哢嚓,飛快的根本不思考不構圖不斟酌不考究,哢哢哢的記錄就是了。
嘴裡還沒停:“我們在華東地區賣這部相機的時候,就是這種情況,一拿出來,四百部瞬間就賣空,哪怕我提醒大家先買個黑白卷練練手,彆跟我似的,第一回沒把膠片掛上浪費個膠卷,大家還是熱烈踴躍的立刻買,一個相機一個彩卷五十三塊,記錄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突然有人來了句:“我要買一台!”
立刻有人更聰明些:“我就買這台!”
然後整個座談會就亂了套!
全場都在從後往前擁擠。
因為那倆兔崽子手裡一直還抱著讓衛東那個軍用雙肩包,有棱有角的誰看了都知道裝的啥。
這一刻的場麵,肯定有聰明人能想到了,我可以來賣這個相機!
但肯定又有很多人都下意識的想到我是來讀大學的,怎麼能乾這麼不務正業的事。
或者隨便找個理由借口,好麻煩,要本金之類就掐掉了這個念頭。
主要是有點丟人。
於是祖墳上冒起來的青煙,就這麼輕而易舉的澆滅掉。
不過讓衛東這會兒想的居然是哎喲,今兒個不用白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