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換了造型的少女,再站到記者站這樣的新聞單位,都是閃亮奪目的存在。
絕對不誇張。
因為章蘭芝那樣的穿著,已經是大眾審美下,這年代能穿出來最合適的好看了。
站在蓉都最繁華熱鬨的街頭放眼望去,普遍都是藍綠兩色的軍裝跟白襯衫點綴的灰撲撲色調,她那種好像是燙過點的蓬鬆披肩發、黑色半截裙襯著黑白格子襯衫已經很醒目。
街上偶爾有點大紅大綠都顯得媚俗。
可讓衛東多少還是看過後世那些(施)各(老)種(太)穿著打扮,選的這件米白色的高領毛衫,自帶緊身效果,居然能把董雪晴那點小身板都凸顯出婀娜搖曳的風情來。
再加上條這會兒正經姑娘很少穿的喇叭褲,實際上就是後來比較緊身的時裝長褲,故意把褲腳放大,就有了擎天柱踩著鋼鐵腳步的修長感。
最後那雙半高跟小皮鞋藏在喇叭褲裡麵抬高了身形,特彆顯腿長。
要不是還在卡車上坐了會兒適應,完全是掛在讓衛東胳膊上才離開服裝市場的鳳雛,都不知道該怎麼走路了。
這種在服裝市場罕見的搭配,高雅又時髦,引來無數目光追蹤,然後循著款式,買爆了這身毛衫加長褲。
直到在記者站,董雪晴就儘量學著秘書那種斯文淡雅的笑容站旁邊。
左右凸顯出讓衛東特彆有麵兒,記者站的主編和於鬆海看見都驚豔不已。
“有點像,像那個東瀛電視劇裡的女主角?”
“幸子裝吧,滬海記者站剛發過照片,很多市區年輕人流行這麼穿。”
“拍個照拍個照!”
連章蘭芝再多看幾眼都能察覺:“真有點像,剛才是覺得眼熟,頭發剪短再燙一下就更像了。”
隻能說讓衛東印象中的城市女性穿著超前程度,跟東瀛這會兒和內地的幾十年時尚差距差不多吧。
今年春節前開始熱播的東瀛連續劇《血疑》,實際上也是快十年前的都市劇。
依舊風靡全國城鎮區域。
青年男女主角的穿衣風格絕對讓城裡人眼熱不已。
董雪晴都忍不住輕輕撥弄自己的頭發,隻恨周圍沒什麼大鏡子。
哪怕她沒看過這什麼電視劇。
記者站的事兒有點囉嗦,先做了個正式訪談,從商州開始對改革步伐不一的基層看法,帶動城鎮弱勢群眾和城鄉農副產品互助。
然後是對三線工廠、國營工廠軍轉民的銷售案例,收錄機、照相機到合金材料銷售,都給列出來。
西山廠肯定是其中的亮點,現在已經供貨七批,在春節後的這倆月時間裡近兩萬台銷售,章秘書那有確切數據,現在又新增百分之二十五的供貨量。
絕對算是目前軍改民、三線工廠轉向不改製的模範標兵。
讓衛東都聽出來,西山廠這樣不用改製就獲得了好業績的“偶然情況”,被有人當成這種國營模式還大有作為的論據。
於是爭論很大的改製大潮居然都能被拖住,起碼在蜀川這邊有等等看的意思。
從上回去商州跟市裡麵談話,讓衛東已經感受到這個時代特點,所有人其實都不太知道具體要怎麼做。
彆看沿海做得風生水起,內陸顧慮多得很,隨時等著看那些家夥出岔子。
於是各地都有激進和保守的不同思路在拉鋸。
所以他這閃亮出頭的案例肯定會被注意到,尤其軍工廠這種業績都沒法隱瞞,不知道紅光廠那邊的鈦錠生意什麼時候會暴露。
內心有點慌:“這隻是我們做出的一點點嘗試,不需要送到風口浪尖去當爭議人物吧,小生意,這才幾萬塊錢的小生意,完全沒必要這麼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