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讓衛東回到江州,果然看見陽光日報刊發了特約記者的改革係列文章!
首先還是對商州打壓個體經濟的情況,跟江州正在推動工業品貿易中心,嘗試自由購銷批發市場的開放模式做了對比。
甚至直言不諱的提到省裡調查組走馬觀花的下基層,並未完全接觸到相關人員,也並未解決實際問題!
這貨是真敢說啊!
平時看著於鬆海溫吞吞的隻會瞄著點美食。
就算他的編製是在日報社,但整個家庭跟生活還是在省城呢。
這是真沒把個人得失放在算計中。
接著的文章是軍工企業中的兩種截然不同態度,又是強烈對比。
之前的單反相機企業現在隻順筆一提,選擇了深研國際先進技術,尋求探索光學器材更高的巔峰也無可厚非。
但擁抱市場的光學儀器廠走了條積極改進的道路,現在已經全力推出國產人民相機超過四萬台,用不到三十元的低價保證人人都用得起,人人都能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就是改革開放的意義!
把之前讓衛東在平京大學生座談會上說到的經濟大動脈跟毛細血管的字眼,轉換了下,直接表述為:“追求所有人民群眾的美好幸福生活,從來都是我們為之前赴後繼的偉大目標。”
之前可能會陷入不同所有製,不同經濟形式的爭論就被跳過了。
重點在他跟老馮這回終於親身經曆了同為軍工廠的商業談判,看到有些單位……甚至可以說是大部分單位是怎麼抗拒改變,混吃等死的平庸嘴臉。
所以突出講述了兩家電子廠的言行反應。
沒有點名的提到蓉都北部某國營軍工企業這種一切等著國家兜底,吃大鍋飯的心態,並不出奇。
還普遍存在於大量相關企業,他們已經從當年積極建設的骨乾企業退化成了阻礙改革開放的絆腳石。
二三十年的資曆現在反而成了他們躺平偷懶的功勞簿。
反而是各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街道工廠、小集體、大集體、校辦工廠等具有強勁的生命力,在積極追尋變化。
這裡他還是走了點迂回,沒有直接談私營企業、個體經濟才最有戰鬥力,而是先拿中間情況的集體所有製單位來表揚。
恰好蜀川省郵電學校器材廠就能承擔起這個模範宣揚來。
成了整個係列報道裡的最主要的先進名頭。
哪怕真正的收錄機都還沒生產出來。
然後連西山廠都沒當成重中之重,這裡麵的精心考量讓衛東也看不懂啊。
他能想到董雪晴可能會因此得到郵電校的照顧,就很不錯了。
但回到江州,坐在紅光廠門市部裡的角落,悄悄翻看每天的陽光日報,還是有點膽戰心驚。
因為於鬆海的係列報道,花了三篇文章論述過基層到地方,再到省一級的各種實際情況。
又羅列了兩篇不同企業的情況之後,筆鋒一轉,近一周後終於把話題猛然展開到從去年牽動全國人民心情的熊貓救助事件。
用後世的話來說,這有蹭熱點的感覺。
前麵說這些改革這些企業誰知道啊,絕大多數人不關心某地某廠的事兒,又跟我無關。
除了各地關注上級動向的有心人,根本不會細看。
但這種全國重大新聞事件,熱度達到連流行歌手都要為這寫歌,還傳唱成了家喻戶曉熱門金曲的地步。
這就算出圈了,任何人看見這條新聞、評述都會多看兩眼。
然後於鬆海又選了個很特彆的角度。
《竹子開花給我們的帶來的警示》,也算標題黨,哪怕不太夠震驚。
春季發生的箭竹普遍開花,到秋冬季竹子就會大片枯萎死亡,這是自然界給熊貓生存帶來的警示。
但恰好在開花後不久,國際上就通過的修正案限製住了熊貓的國際援助交流,立刻導致熊貓保護區,研究保護中心的資金捉襟見肘。
這又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警示?
八年抗戰前後,從31年長江水難,33年黃河特大水災,35年長江洪水,38年花園口決堤,這些自然災害肆虐全國的時候,恰恰也是最薄弱的時候遭受外敵入侵,這是偶然還是有必然的關係?。
內憂外患的局麵不就是因為貧窮艱難,無力展開大型減災救災民生基建,才讓帝國列強趁虛而入,痛下殺手嗎?
難道我們還要死死抱住窮困局麵,讓這種天災**再次重現?
靠海外援助,國際援手不可能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一切隻有自力更生的奮發圖強,才能國富民強。
熊貓救助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積極響應支援,列出收到彙款單多少多少,從幾分幾角到總額多少。
但真正解決了燃眉之急的,還是來自蜀川地區經濟改革商業銷售的成果,傾囊相助三十萬!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麵對自然災害,麵對居心叵測的外部勢力,隻有自身富強起來才有麵對的底氣。
所以這場熊貓危難的局麵,追根溯源就是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