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桓落至一片山頭,身後空間悄然閉合,不出幾個呼吸,他便催動鬼神域跨過了萬裡山河,來到了洪荒中心——中州。
該說不說靈寶昔日的天尊器用起來就是方便,還得是極道之兵,哪怕是殘破的也比準帝兵好用了不知多少倍,在張桓手裡可化腐朽為神奇。
踏足中州,張桓最先注意到的不是風土人情,首先就感受到了天地間濃鬱的靈氣,比過去見到的什麼福地洞天更勝,在空氣中的濃度快到自行化出顏色了。
居住在此地,長久呼吸綿密靈氣,凡人也可輕易活過百歲,無病無災,益壽延年。
更不用說修士了,大道仿佛近在身邊,稍微修行就會開悟,有些許資質就能化開苦海,修煉至仙台,運氣不差的更是能斬道與成聖。
神識所及的中州修士中就沒幾個仙二大能以下的,就連青年孩童都不乏大能者。
處於這樣優越的環境中若天地相助,想不提升境界都難,相當於大道逐人,將靈氣灌給修士溫養身魂,長久以往,成就低了才是見鬼。
“這就是帝尊等諸帝共同打造的超級古星,本就是最上等的造化地,又由古天庭籠絡整個宇宙的資源供養升華,而今形成了一片古往今來僅有的無上仙地。”
觀遍神話至後荒古的悠久歲月,也找不出第二處如中州這樣優渥的修仙場所,古天庭積累下的家底豐厚,還能綿延太古時期很久。
張桓飛下山丘,在從中小道見到一位獨行少年,觀其年紀輕輕就已臻至仙二大能,但在這片大地上似乎是常態。
此人身輕如燕,一步踏過數重大山,仿佛在趕路,但身軀一震後頓時停下,戒備的看向四周。
張桓有意釋放出一絲氣息令他感知到,自天上降落,截停住了他。
“十幾歲的大能,在西北貧瘠之地,這個年歲的少年能化開苦海都是一等一的天才了,難以想象此地修仙界之昌盛。”
張桓心中感歎,真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不說這一世他的出身之地了,就是在後世北鬥他也未見過這個歲數的大能,說出來根本沒人信。
要是不知緣由,他絕對會認為這是某個老怪物的轉世。
“小兄弟不必驚慌,本聖隻是問個路,並無惡意。”
張桓改易氣息容貌,落至他麵前假意問道。
他不久前才買過中州的地圖,知曉大小勢力及主要方位,無需再專門問路,找上此人是彆有原因。
沒想到剛來中州就遇到個有關聯之人,麵前的少年身上氣息與他苦海內的準帝相仿,多半是西北太極仙宮那位開創者之後。
不在西北好好與其他族人經營,在如此之遠的中州出現蹤跡,令張桓心疑。
少年禮貌行禮答複,並無露出任何馬腳,就像是土生土長的中州之人,且謙遜有禮,令初見之人一眼就心生好感。
“原來是在那個方位,既如此就不打擾小兄弟趕路了,後會有期,這裡是一件王者神兵,於我無用,見你有眼緣就送於你吧。”
張桓揮袖將一件從劫修那裡斬獲的王者兵送給少年,也不等他推辭,化作遁光衝向天際,一轉眼就不見了身影。
轉而又隱去氣息,引渡苦海內的一絲極道之力撕裂空間,又悄然出現在少年附近觀察。
“切,這中州真是豐饒,物資如錙銖般用之不竭,一路上劫修都沒碰見幾個,好不容易有個半聖過來送死,沒想到跑的這麼快。”
少年不滿的嘖嘴,感應到張桓的氣息已經消失,也不再裝了,麵上顯出一些戾氣抱怨道。
隨即看向張桓送給他的王者兵,嗤笑一聲,一指點在兵身,指尖有精氣彙聚充盈,朝他身上彙去,沒過一會一件王者兵就被抽乾了精氣,寸寸龜裂,碎了一地。
“中州修士雖看不上這個層次的兵器,但人心之險不得不防,或許他是真的隨手送贈,沒有惡意,但我不能以身試險賭他的品行,萬一他看出了什麼,在上麵布置下了隱秘的追蹤烙印呢。”
少年目光如蛇,仿佛經曆了無數遍修仙界的勾心鬥角,揮了揮手將一地殘渣拂去,消化了汲取的精氣,又接著趕路。
張桓遙望,他應該是朝著北方而去,正好與自己的方向相反,難道是要回西北大陸?
隻是大能修為卻如此輕易就毀了一件王者兵,令張桓稱奇,這種手段一般人可做不到,更不用說他那一手汲取精氣的能力。
同樣,此人老道異常,外表看起來年幼,卻沉穩的可怕,十分果決與謹慎,內裡絕對不像他一開始表現出來的那麼簡單。
“不會真是個老怪物轉世吧?恰好又是太極神宮那位準帝的後人?”
張桓遙望,他應該是朝著東南方向而去,那個方位千萬裡之外有一處大聖宗門,正如日中天,廣招弟子。
此人應是打算去參選拜師,加入宗門勢力求得庇佑,以他的心性此去多半是能成。
張桓將手上的一絲極道之力以秘術刻為烙印打出,追向少年印在他難以發覺之處,沉寂下來,以便自己能隨時感知到他的一舉一動。
這少年身上一定有不小的秘密,先在他身上落一顆子。
隨後張桓朝相反方向離開,輕飄飄的離去,朝向昆侖,這次沒有再動用極道秘器趕路,他已離得近了,欲親身體會一番千百萬年前的地球風土人情,不出幾日就能抵達昆侖。
天華郡,極道張家的腹地,離其族地僅隔了幾個附屬小勢力,離得很近,是張家牢牢把控的地方。
因張家族地就位於昆侖,故在天氣好的時候,時常能在此地遠遠的望見高聳入雲的昆侖仙地,其山體龐大到難以想象,朦朧著靈氣,如仙界墜落的一座天山。
張桓已經遮掩了血脈氣息,一路觀風取景,來到了此地。
進入一座四通八達的茶館,張桓挑了處好地方,靜靜遠觀欣賞太古時期昆侖的極致魅力。
這景象在荒古後的地球可見不著,難怪在後世某些修士常懷古,言道今不如古,環境與天地更加惡劣,大不如從前,越是過去修行環境就越美好。
現在看來還是說的太保守了,何止是大不如從前,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差距以海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