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賢王有令各部依序,返回琅琊,為單於剿匪!”
右賢王軍令傳開,以回國緊急剿匪為由,班師回朝,掩人耳目。
但大部分匈奴將士仍然清楚內情。
“咱們真要把這個大營拱手相讓?這可是一百多年來頭一回啊!”
“右賢王是準備讓咱們南營的兄弟殿後麼!”
軍中本就缺少合格的百夫長帶兵,如今撤退命令一下,無疑是雪上加霜。
眾將士的議論甚囂塵上,右賢王卻突然出現在南營,陰沉著臉,盯著遠處六名戰戰兢兢的士兵。
“就是你們幾個妄議本王的軍事行動?”
麵對右賢王的冷厲質問,六名士兵滿頭大汗,急忙辯解“不是的,右賢王,我們隻是……”
“即刻斬首示眾,再查清他們的戶口,父母,兄弟,妻兒,全部歸入賤籍!”
話音剛落,全場嘩然!
任這六名士兵如何以頭搶地,聲淚俱下哀求,右賢王也無動於衷。
“再有妄議者,有如此類!”
三軍肅然,人心惶惶。
右賢王親自出麵,當場處決六名士兵,暫時壓下熱議。
當天晚上,右賢王提前讓人選好幾百匹質量最差的戰馬,烤成熟馬肉,大饗士卒。
翌日清晨,將士們拆了營寨裡的大部分木材生火,又吃了一頓烤馬肉,全軍撤離軍營。
南營的兩萬步騎負責警戒和防守,右賢王讓自己的小舅子土渾負責,以安眾心。
早已在遠方蹲守多時的北疆斥候發現情況,立即回報。
“稟報車騎將軍敵軍正在大規模撤退,營寨裡麵已經空無一人!”
秦牧正與梁蕭等人靜候佳音,得知消息,當場拍案而起。
“眾將聽令按計劃,即刻追逼敵軍,準備決戰!”
當天,秦雨薇負責守營,秦牧親自統領七萬將士殺出北疆軍營。
秦勳和梁蕭各領一支騎兵,會合一處,梁蕭暫時擔任騎兵統領,率眾先行一步,攔截敵軍。
秦雨薇目送大部隊離去,凝望著梁蕭的背影,默默祈禱他們都能平安歸來。
她深知自己如今為情所困,委實不適合出營作戰。
武朝的騎兵扯起最近趕製的大旗,赫然寫著“武君”二字。
兩萬多名北疆騎兵,潮水般湧向北方,氣勢如虹!
這一刻,北疆騎兵儘皆歸心,滿懷期待。
終於,所有人都能隨這位武君殺敵立功!
“武君有令,全軍追擊!”
“驅逐胡虜,收複失地!”
“吾等此役,青史留名!”
震天動地的呐喊聲,伴隨著萬馬奔騰,一路往北而去。
以武力收複失地,是百年屈辱的武朝從未有過的壯舉!
而今,他們即將追隨這位武君實現這前所未有壯舉!
北疆軍營出動軍隊,很快便被匈奴南營的先鋒騎兵發現。
“那個旗號是……武君梁蕭?!”
“看這規模,是把北疆所有騎兵都帶來了吧!”
土渾登上高地,瞧見遠方旗號,心驚膽戰,毫不猶豫下令。
“速速回去通知右賢王,合兵一處,不能讓梁蕭各個擊破!我軍兵力不足,梁蕭親自來襲,不得不退,單於和右賢王不予追究!”
南營將士無不是如蒙大赦,立即退往北方,與右賢王的主力會合,生怕被梁蕭這支部隊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