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就算全民皆兵,此戰折損超過十萬,也難免傷筋動骨,短期內應該很難奪回靠近東海郡的這部分草原了。”
“大家回去之後戒驕戒躁,前後幾場大戰,敵軍多少有些輕敵了,以敵軍為前車之鑒,今後無論如何不可掉以輕心!”
梁蕭總結了一番,將士們紛紛振臂高呼回應。
“謹遵武君教誨!!”
每個人都是一臉興奮。
回去論功行賞!
秦牧那邊特地派遣飛馬送來消息,通知全軍,此戰繳獲的白銀足有一百萬兩。
用於論功行賞的錢有保障了!
眾將士駐足高地,望著越撤越遠的匈奴軍隊,失聲驚歎。
“這支敵軍的援軍加上右賢王的殘兵,應該也有十萬人吧!”
“十萬人麵對咱們,竟然頭也不回撤退了!”
“武君白袍,天下無敵!!”
將士們的呐喊一個比一個來勁,人人激奮,更有甚者就在馬上手舞足蹈,唱起軍歌,難得放鬆。
這種事,以前兩國可都是反過來的!
成就這支軍隊的人,正是這位絕世武君!
秦勳的五千騎兵趕來會合,得知敵軍退去,也忍不住大笑。
“從今往後,天下何人敢小覷江北勇士!”
一時間,全軍歡呼。
功成名就,是他們對此戰的定論。
自梁蕭抗擊匈奴開始,前後數戰大捷,無一不是驚世駭俗,一舉扭轉北疆軍營的頹勢。
匈奴人施加給北疆將士們的夢魘,也一掃而空。
一支軍隊首先要有自信,士氣高漲,才能打硬仗。
秦牧的部隊一路增設臨時軍營,暫時止步於東海郡以北二百裡的高地上。
後續的建材不足,還需要後方送來。
望著茫茫草原,老將軍恍如隔世,眼眶一熱。
自己終於可以欣賞此地風光!
此戰梁蕭居功至偉。
不過,自神州陸沉以來,他秦牧可是第一個收複失地的地區統帥,也一樣可以名垂青史。
他能一路做到衛將軍,再升任車騎將軍,本身也是人老成精,能明白三代武帝的心思。
他們不是不想收複失地,而是根本不敢!
如今,終於有臣子以極低戰損收複失地,無疑讓武朝打了一個翻身仗,作為當代武帝,同樣也會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僅憑這一點,現任武帝就不可能再輕視江北!
現在,他反倒要開始考慮另一種情況。
梁蕭和自己加起來會不會功高震主,畢竟武帝多疑。
按照孫子秦勳的說法,應該和梁蕭好好商量一下今後的對策。
對武帝該擺出何種姿態,還是要注意一下的,首先必須儘可能向武帝表明忠心,隻在武帝允許的權限之內辦事。
剩下的,就看梁蕭怎麼做了,三郡太守已經是很耀眼的天子榮寵。
兩天後的中午,梁蕭和秦勳也返回這個新的大本營。
“車騎將軍領導有方,我等不辱使命!”
麵對梁蕭的尊敬與謙遜,秦牧心中更是感動,邀請梁蕭坐上主位,共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