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蕭也瞧見了他的反應,微笑道:“樂尊大師似乎有話要說?直說無妨。能與高僧談論,乃是晚輩的榮幸。”
樂尊鄭重道:“那小僧姑且鬥膽試言……武君也是知道的,小僧如今已是佛門中人,佛家向來不忍殺生造業。小僧也能理解,武君殺敵自然是為了庇護江北百姓,不得不為,但你今後免不了也會有越來越多被迫的殺戮,如何承受生命之重呢?”
眾人一怔,一時犯難。
樂尊倒不是故意為難梁蕭,隻是說出自己內心的疑問,畢竟梁蕭這一生隻怕免不了會有太多殺業,甚至還可能會有錯殺……
“大師既然能理解晚輩不得不為的立場,晚輩也如實相告。要承受生命之重,自然要學會取舍。開創太平盛世,不能隻靠一紙空談,必須訴諸鐵血,方能懲惡揚善。所謂殺業,總得有人來承擔的,縱使晚輩因此而入無間地獄,受業火灼魂,亦無怨無悔。”
“哀哉……善哉!”樂尊知他決心,點頭稱讚,更添幾分敬意。
眾人各懷心事,卻無一不是肅然起敬。
比起那些滿口清談的世家子弟,他更加務實,也更有魄力。
“小僧仍有最後一問,武君又要如何承受蒼生之重呢?”樂尊又不禁歎息。
蒼生之重?
秦雨薇和劍青衣陷入沉默,就連靖雲生也不禁皺眉。
這是他們從未有過的思考。
梁蕭回望南方,那裡是江北的方向。
“大師應該也曾博覽群書,閱遍古今興衰,可曾想過一事?”
樂尊也被勾起了好奇心,眼裡多了幾分求知欲。
“千百年來,有幾個人能夠真正把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當人看呢?把他們當人看待,很難麼?”
在場眾人無不黯然低頭。。
“阿彌陀佛……”樂尊雙手合十,一臉悲愴。
寥寥數語,卻是最令人不忍直視的真相。
“武君所言極是,小僧似有所悟……自有史以來,史冊所記載的,儘是王侯將相興衰事,偶爾有幾個‘愛民如子’,不是為了政績和美名而作秀,便是選擇性優待。能真正心懷蒼生者,少之又少。”
故鄉的認知,讓梁蕭得以泰然自若,直抒胸臆。
“非是不能,實為不願。因為上位者們舍不得讓利於百姓,唯恐百姓崛起,讓他們再也無處壓迫,甚至去爭奪他們的資源。其實他們的顧慮也是出於自身利益考量,倒也不難理解。可惜,他們終究是低估了百姓的潛力!”
眾人默然。
靖雲生卻是驚歎:“所以,武君把沛郡百姓當人看,百姓便如此感恩戴德,這是武君應得的善果!”
梁蕭終於歎息。
“我所選擇的道路,是今後我與我的子子孫孫,都能把這片土地的所有百姓當人看待,至少要讓我治下的百姓日子過得比前人更好,至少能讓他們活出個人樣,讓他們能看到一絲希望。”
“沛郡,便是開端!至於世家門閥之攻訐,世人輿論之誤解,我並不會放在心上。恰恰相反,有朝一日我自會奪回輿論權,讓所有的百姓明白一個道理——”
“倘若上位者不把你們當人看,隻管反了便是!”
肺腑之言,振聾發聵!
眾人隻感到耳目一新。
他很大膽,也很誠實。
劍青衣凝望著梁蕭,眸光閃動。
這還是當年那個厚顏無恥的小王八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