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紐約市美好的一天。
因為臨近高中畢業。
平日裡就勤工儉學的彼得帕克最近也開始尋找起新的兼職。
在成為蜘蛛俠之前,彼得也做過不少兼職工作。
在餐館當服務員,去給小孩做上門家教。
當然做得最多的,還是披薩店的外賣小哥。
成為蜘蛛俠以後,彼得帕克本以為以後送外賣就能更加輕鬆,更加快速了。
事實上,他送外賣的速度也的確更快了。
隻是可惜,那些披薩盒裡的披薩堅持不到顧客手裡,便被甩得稀爛,不成模樣。
最後披薩小哥也就做不成了。
也是因為許望的死亡,即便已經過去了那麼久,但彼得帕克心裡還是過不去那個坎。
這讓他把更多的業餘時間放在了打擊罪犯上麵。
蜘蛛俠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大眾麵前。
自然也就更加沒有時間去打工了。
本叔與梅姨也發現了彼得的異常,他們也很清楚彼得為什麼會這樣。
於是前不久,兩人特地拉著彼得,和他談心。
格溫·史黛西也安慰了彼得許久。
終於,彼得也意識到,他不能再繼續這麼下去。
人總是要向前看。
總是要關注眼下和未來的生活。
考慮到自己畢業以後,馬上就要成年了。
家裡的條件也不算太好。
現在他也是個大人了,應該為本叔和梅姨分擔一點壓力。
隻不過,彼得並不想因為工作放棄自己的英雄身份。
所以,他必須得要找到一份相對自由的工作。
讓他可以打擊犯罪的同時,還能兼顧賺錢。
在找了幾天工作以後,彼得帕克終於選擇了號角日報的攝影記者一職。
主要是拍攝蜘蛛俠,也就是他自己的照片賣給報社就能賺錢。
這對他而言,是一個不錯的工作。
號角日報的老板兼主編,名為J·喬納·詹姆森。
雖然是個脾氣有些暴躁的男人,不知道為什麼,貌似還很討厭蜘蛛俠。
但不要緊,至少前幾天麵試的時候,他拍板簽下了自己,而且對其實其實還算不錯。
沒催。
詹姆森雖然討厭蜘蛛俠,但還挺喜歡彼得·帕克。
今天是彼得第一天上班的日子。
他特意起了一個大早,來到曼哈頓第二大道39街的號角日報。
這棟46樓的新聞大樓,全是號角日報的地盤。
在樓頂之上,還有號角日報的標誌,也是曼哈頓區的地標之一。
進入大樓以後,彼得帕克原本打算去找詹姆森報道。
結果還沒來得及前往主編辦公室,在路過走廊廁所的時候,就聽見旁邊女廁所之中,有人在喊抓偷窺狂!
身為正義感滿滿的蜘蛛俠。
彼得自然不可能對此放任不管。
也顧不得去報道了。
趕緊找了個沒人的地方,換上蜘蛛俠的戰服,彼得帕克來到了女廁外麵,小心翼翼的伸頭往裡去看。
主要也是擔心看到一些不該看的東西。
結果不曾想。
彼得帕克竟然看見了自己日思夜想的男人!
許望!
他又看到他了。
自從那天夜裡,彼得親手扯回那根蛛絲,幾乎把許望撕成兩半以後。
彼得仿佛就患上了心理疾病。
不僅經常會走神,在各處看見許望的幻覺。
前段時間,甚至還有兩次聽見了許望的聲音。
他們甚至還有簡短的對話。
那太真實了,根本不像是幻覺。
彼得和本叔他們也說過這件事。
但本叔和梅姨都認為,是彼得太自責了。
許望已經死了,那是不爭的事實。
可現在這又是怎麼回事?
這也是幻覺麼?
我的精神真的出問題了?PTSD?
“啪!”
這時,那個年僅18歲的黑人大媽的鞋子突然飛了出來,一下拍到了彼得的臉上。
這讓彼得帕克瞬間驚醒!
不對,肯定不是幻覺!
眼看許望和黑人大媽還在那裡很沒形象的相互扭打。
彼得趕緊衝了上去,把兩人拉開。
期間還被扭打在一起的兩人不小心薅了兩下頭發。
差點沒把他的蜘蛛俠頭套扯下來。
得虧蜘蛛俠力氣很大,把兩人給強行分開了。
“嗨!嗨!嗨!冷靜!冷靜一點,兩位!”
彼得大聲開口。
黑人大媽被蜘蛛俠單手推開,無法靠近許望,但根本沒有消氣,反而還在那裡吱哇亂叫:“蜘蛛俠,你放開我!我非得打死這個四眼仔!”
“來啊!想吃鞭子了是不是!肥婆!”
許望也不慣著她。
這讓黑人大媽更加生氣,揮拳踢腿就要打許望。
但兩人中間隔了個蜘蛛俠,根本打不到對方。
於是黑人大媽乾脆伸手進上衣領口,把一隻巨大號的bra扯了出來,就往許望那裡丟!
許望見此“啊噠”一聲。
如同李小龍一般,跳起來就是一個回旋踢,把那bra踢了回去,蓋到了彼得頭上。
這讓彼得帕克更加無奈了。
隻是無奈的同時,他的內心又有些期待的歡喜。
這種感覺沒錯!
就是許望!
每次和許望在一起時,他總是能讓自己無奈又無語。
“嘿!聽我說,多蘭多,這肯定是個誤會,我認識他,他是朋友,他是個英雄!相信我,他肯定不會乾出進女廁所這種事的……吧?”
彼得帕克一開始還想替許望說話。
可說到後麵,想起許望的那常常出乎預料的行為,又有點不那麼確定了。
不過黑人大媽多蘭多卻沒管那麼多。
她詫異的扭頭看向彼得帕克,雙手捂嘴,驚喜道:“你認識我?!”
彼得一噎。
多蘭多也是號角日報的員工。
幾天前他來麵試的時候,就是多蘭多帶的路,他當然認識。
隻是剛剛情急之下,不小心叫出了名字。
看著多蘭多那充滿驚喜的雙眼,彼得趕緊找補道:“我看見了你的工牌。”
多蘭多聞言低頭,也看見了自己胸口寫了自己名字的工牌。
然後她又開口看向彼得,挑了挑眉:“你喜歡我?”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