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誌敬繞了個大圈子,現在總算可以把匕首亮出來了。
其實不用周伯通說,趙誌敬也知道,這耶律齊其實就是周伯通的一個忘年交。
想當年,第一次華山論劍後,王重陽為防以後天下無人能壓製歐陽鋒,帶著九陰真經前往大理,想要與仍在帝位的“南帝”段智興交換一陽指。
身邊就帶著師弟周伯通。
王重陽與段智興演練武學,周伯通一個人閒著發慌,就去與段智興後宮中的劉貴妃演練武學。
按理說,大理再小,那也是實實在在的一個皇朝,哪能讓一個男子進入後宮?
足可見段智興是坦誠相待。
結果周伯通是真不見外,直接跟劉皇妃坦誠相見了。
這時候又可見段智興的寬宏胸襟,不僅沒找麻煩,還忍痛割愛要將劉貴妃許配給周伯通。
結果這個時候周伯通覺得不好意思,撒腿跑了。
其實仔細想想,這個劉貴妃就是後來的瑛姑,姓劉,又叫瑛姑...
聽著大理離象牙山好像也不太遠。
到得第二次華山論劍,瑛姑到華山尋找周伯通,結果周伯通又跑了。
這一跑就直接到了蒙古草原,偶遇年幼的耶律齊,一老一小投緣成了玩伴,周伯通就教了幾年武功。
隻是不知道怎麼會在這個時候,來到鹹陽附近。
周伯通聽到趙誌敬要收耶律齊做徒弟,孩童心性本有些不舍,就像是彆人伸手要自己的玩具。
可是轉念一想,隨著耶律齊年紀越來越大,性子也變得越來越穩重,不像幾年前那樣調皮搗蛋的好玩了。
相比之下,那夢中高人顯然要更加有趣,這輩子不僅沒夢到過,甚至都是第一次聽說。
“既然夢中高人說了,咱們可彆惹得他老人家不願意。”
“隻不過...”
周伯通還是有點糾結,耶律齊如果成為了彆人的徒弟,那豈不是不能跟自己玩了?
趙誌敬看看他臉色,循循善誘道:“師叔祖,這孩子成為我的徒弟,總沒有脫離全真教一脈,跟您老的關係也不會變遠。”
“隻要完成了這段緣法,以後若是他有福氣,能得到您老的親自教導,弟子絕無二話!”
趙誌敬信誓旦旦的做了承諾,心說你要是願意教,那真是求之不得。
隻要名義上是我的徒弟,你把人天天彆在褲腰帶上我都不管。
趙誌敬這番話也讓周伯通覺得有道理,雖然重陽宮他是堅決不想去的,但也沒說耶律齊非得去重陽宮裡修行。
“哈哈,你這個牛鼻子,看著就比其他那些老牛鼻子、小牛鼻子順眼啊。”
周伯通朝著耶律齊招招手,“小家夥,你過來!”
耶律齊知道趙誌敬這些人都是全真教的道士,一來不想讓周伯通在晚輩弟子麵前丟臉,二來他本就出身大遼皇室,年長後為人處世越發穩重自持。
這時候拿出漢人的禮儀,一步一步穩重端正,彬彬有禮的來到二人麵前。
誰知道周伯通就是厭煩他這點,覺得自己一個“老頑童”,卻帶出來一個少年老成的弟子,傳出去豈不是讓人笑話?
送給彆人當徒弟,也沒那麼心疼了。
“這是趙誌敬,是我師兄門下弟子的弟子,也就是我的徒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