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王大春和二妮三人小心翼翼地從船上下來,踏上了這片被海水洗禮過的海島。
他們先是沿著海島的邊緣緩緩繞行,腳下的沙灘帶著昨夜潮水退去後的濕潤,每一步踩下去都留下清晰的腳印。
雖說昨天他們已經在這片區域進行過一次捕捉,但今天的收獲依舊豐厚得令人驚喜。
在這個尚未被工業汙染侵蝕,也沒有高科技捕撈手段過度乾預的年代,海洋中的漁業資源豐富得簡直讓人咋舌。
而這座平日裡鮮少有漁民問津的鷹嘴島,更是如同一個未經開采的寶藏之地,資源豐富程度超乎想象。
三人穿梭在沙灘與礁石之間,眼神敏銳地捕捉著每一個可能藏有海貨的角落。
隻見林宇眼疾手快,從一塊礁石下迅速掏出一隻肥碩的螃蟹,那螃蟹張牙舞爪地揮舞著鉗子,仿佛在做著最後的掙紮。
二妮則在一旁興奮地尖叫,手中的小桶也適時遞了過去。
王大春也不甘示弱,在不遠處的淺灘裡摸索著,不一會兒就撈出幾隻活蹦亂跳的蝦。
還沒到中午時分,六個水桶便已經被滿滿當當的海貨填滿。
三人看著這豐碩的成果,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無奈水桶已滿,隻能回到船上稍作休息。
回到船上後,他們開始有條不紊地將捕捉到的大青蟹捆綁起來。青蟹們在桶裡橫衝直撞,發出&nbp;“哢哢”&nbp;的聲響,仿佛在抗議自己即將被束縛的命運。
“下午要是還在沙灘和礁石間,估計還能收獲不少,要不還是彆進樹林了吧。”&nbp;二妮一邊捆綁著青蟹,一邊抬起頭,眼神中帶著一絲猶豫,提議說道。
王大春聽聞,沒有立刻回應,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林宇,似乎在等待他拿主意。
林宇停下手中的動作,拖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片刻後,他緩緩開口說道“我還是想進去看看,反正也沒多遠。你們想啊,樹林裡藏著的青蟹,肯定比礁石裡藏著的還要大。要不,二妮你還是在船上呆著吧,我們現在捕捉的青蟹就已經夠交任務了,下在海裡的蟹籠還沒撈上來,估計收獲也不會少,進樹林裡能捕捉到多少就多少。在船上你也不用害怕,老海龜回來了,讓它守著你。”
說著,林宇朝著老海龜平時棲息的地方看了一眼。
昨天夜裡,老海龜也不知道去了哪裡,直到早晨他們重新上島的時候,老海龜依舊不見蹤影,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回來,現在正愜意的趴在沙灘上曬著太陽。
一聽林宇的提議,二妮頓時又不乾了,“那可不行,說好了,要去一起去的。”
二妮的眼神裡滿是堅定,似乎打定了主意,絕不更改。
拗不過二妮,林宇就不再說什麼,三人齊心協力將螃蟹都捆完,又將其他海貨分類裝好,整齊地碼放在船上。隨後,他們簡單地吃了點東西,補充體力後,便再次下了船,徑直朝著樹林方向走去。
隻見那片樹林,靠近海邊的部分明顯有海水漫上來的痕跡,大約延伸到離海岸二三十米遠的地方。地麵上還殘留著一層薄薄的水漬,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細碎的光。
樹林裡的樹木並不高大,卻十分密集,多是一些耐鹽堿的樹種,它們的枝乾扭曲而堅韌,像是在與海風和海水的常年抗爭中,形成了這獨特的姿態。
地上鋪滿了厚厚的落葉與海草的混合物,散發著一股淡淡的鹹腥味。
一些樹木的根部,被海水浸泡得有些發黑,盤根錯節地裸露在外麵,如同巨大的爪子牢牢抓住地麵。偶爾還能看到一些貝殼和小海螺附著在樹乾較低的位置,仿佛在訴說著海水退去前的故事。
大青蟹一般潛藏在樹根下的洞穴裡,或是藏身於堆積如山的落葉與海草之中。
這些地方既隱蔽又濕潤,能為它們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
林宇、王大春和二妮三人進入樹林後,開始仔細搜尋大青蟹的蹤跡。
二妮和王大春的目光在四周遊移,神色中滿是茫然,這裡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如此陌生。
畢竟,村子裡都是平坦開闊的土地,哪有這般樹木叢生、根莖交錯,還帶著海水浸潤痕跡的地方?
林宇見狀,停下腳步,耐心地講解起來“你們看啊,這片林子靠近海邊,海水漲潮的時候會漫上來,給這裡帶來了豐富的鹽分和海洋生物的殘骸,這些都是大青蟹喜歡的食物。而且,這些樹根交錯,落葉和海草堆積,形成了很多隱蔽又濕潤的角落,就成了大青蟹絕佳的藏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