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眾人都大吃一驚,紛紛投來懷疑的目光。
人群中有人忍不住說道:“大春,你沒開玩笑吧?這可不是小數目。”
另一個人也附和道:“就是啊,200斤魚,你都打夠了?你平時可沒這成績啊。”
王大春一臉神氣,雙手叉腰,說道:“你們彆瞧不起我,還真就打夠了。這次出海,我可是拚了老命,下了大功夫的。”
說完,王大春就熱情地招呼著:“大夥搭把手,幫忙把船上的漁籠都搬下來,讓你們瞧瞧我的收獲。”
隨著他的招呼,眾人紛紛上前幫忙。
當一個個裝滿魚的漁籠被搬下來之後,魚群在籠中活蹦亂跳,陽光灑在它們身上,反射出一片片銀白的光。
眾人看著那一個個裝滿魚的漁籠,不禁對王大春刮目相看。
一位大嬸笑著豎起大拇指:“大春行啊,現在這麼牛的嘛!平日裡還真沒看出來你小子有這本事。”
王大春一臉神氣,頭微微揚起,嘴角帶著一抹得意的笑,說道:“那是,我王大春什麼時候含糊過。這次出海,我可是摸準了魚群的位置,下網那叫一個準。”
說著,王大春便和工作人員一起開始交任務。
他熟練地打開漁籠,將魚一條條地分揀出來,稱重、計數,每一個步驟都有條不紊。隨著魚不斷地被過秤,重量一點點累積,很快就達到了200斤的任務量。
老趙頭在一旁滿意地點點頭:“大春,不錯啊,看來你這段時間沒少琢磨。”
王大春嘿嘿一笑:“趙叔,我就想著不能老拖後腿,這次可得爭口氣。”
等任務都交完,林宇和王大春回到船上。
船上還有其他的海貨,這些都得搬回家裡。
此時,二妮正小心翼翼地躲在漁籠後麵,她是偷著出海的,心裡直發慌,生怕碼頭上的村民看見她從船上下來。
一看到林宇和王大春,她像隻受驚的小兔子般,立馬湊過來,焦急地小聲問:“現在怎麼辦?要是被發現我偷著出海,肯定得挨罵。”
林宇嗬嗬一笑,眼睛一轉,說道:“能怎麼辦?你進漁籠裡,一會兒我們給你抬上車。等回了家,就沒人知道啦。”
二妮瞪大了眼睛,有些猶豫:“那能行?這多憋屈啊。”
林宇頓時笑了,拍了拍二妮的肩膀:“怎麼不行?你跟去的時候,不也是鑽的漁籠?這一路都熬過來了,還差這一會兒?”
二妮聽了,臉&bp;“唰”&bp;地一下紅了,想起偷跑上船時的情景,咬咬牙說道:“那行吧。”
見二妮同意之後,林宇一刻也不耽擱,直奔家門。
沒過多久,他就趕著家裡的馬車回來了。
接著,他和王大春一趟又一趟地將剩下的魚、螃蟹,以及其他的海貨都一一搬上車。
這一幕,看得周圍的村民們目瞪口呆。
隻見車上裝滿了各式各樣的海貨,好幾桶都堆得滿滿當當。
村民們交頭接耳,紛紛猜測林宇和王大春這是去了哪裡,竟然弄到了這麼多魚獲。
“他們不會是發現了什麼秘密漁場吧?這收獲也太驚人了。”
“說不定啊,是遇到了魚群大遷徙,這才一網打了個盆滿缽滿。”
村民們的議論聲此起彼伏,而林宇和王大春則顧不上這些,一心隻想趕緊把二妮和海貨都安全送回家。
馬車沿著鄉間小道緩緩前行,一路上,周圍靜悄悄的,不見一個人影。
二妮這才小心翼翼地從漁籠裡鑽了出來,她先是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體,然後笑著和林宇、王大春打了個招呼,接著像隻敏捷的小鬆鼠般,悄無聲息地跳下了車,朝著家的方向匆匆跑去。
這時候,王大春轉頭看向林宇,問道:“小宇,剩下的魚獲怎麼辦?這麼多東西,可得趕緊安排好。”
林宇思索片刻,說道:“螃蟹和魚都留出一部分醃製備著冬天吃,剩下的你直接拿去賣吧。我這兩天還有彆的事兒,實在抽不開身。”
王大春一聽讓自己去賣,臉上頓時露出為難的神色,囁嚅道:“我也沒去過營口市啊,更不知道這東西賣什麼價,該去哪裡賣。要是一個不小心賣少了,這不白瞎了這麼好的東西?不行不行,還是你去賣吧,你比我有主意。”
林宇無奈地笑了笑,說道:“我去賣也行,不過家裡的苞米還沒打成麵和大碴子呢,這事兒也挺急的。”
王大春眼睛一亮,立馬說道:“不差這一天。要不這樣,把苞米粒都帶上,到市裡肯定能找到打大碴子的地方。你去賣魚,順便把這事兒也辦了,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