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像一塊巨大的黑色幕布,緩緩落下,將整個山林籠罩其中。
林宇他們終於結束了殺野豬的忙碌,每個人都累得精疲力竭。由於人手短缺,整個過程忙得焦頭爛額,根本不像傳統殺年豬那般熱熱鬨鬨,人多力量大,還能一起做上一桌豐盛的殺豬菜。
等天色完全暗下來,伸手不見五指,一家人便圍坐在守山人大叔楊友江家溫暖的炕上。
昏黃的燈光搖曳著,映照著每個人疲憊卻滿足的臉龐。
桌上,一盤冒著熱氣的野豬肉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王大春夾起一塊肉,放進嘴裡細細咀嚼,忍不住讚歎道“這野豬肉,味道就是不一樣,野豬都是瘦肉,不像那些大肥肉,吃著膩人。”
林宇聽了,頓時笑出聲來,調侃道“大春哥,這年頭,要是能吃上肉就算是過年了,你還挑有沒有肥肉?”
“嘿嘿,我就那麼一說。”王大春撓了撓頭,憨憨地笑了,那笑容裡帶著幾分質樸。
在這個年代,山裡人家大多都會養豬。
養豬對於山裡人來說,雖然也不是件輕鬆的事,但好在有大自然的饋贈。若是飼料不夠,他們便去山間采些豬草,剁碎後和飼料一起煮熟,便能將豬養的很好。
可漁村的情況卻大不相同,養豬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奢望。
養豬需要大量的飼料,而漁村沒有山裡那樣豐富的自然資源,無法輕易獲取豬草。從買豬羔子開始,一直養到年底,這期間的花費不是一般人家能夠負擔得起的。
所以,在漁村,能吃上一頓豬肉,那可真是一件稀罕事。
飯桌上,兩個孩子的歡快模樣格外引人注目。
他們眼睛瞪得圓溜溜的,直勾勾地盯著那盤野豬肉,小臉蛋因為興奮而漲得通紅。
小手迫不及待地抓起肉塊,狼吞虎咽地往嘴裡塞,嘴角沾滿了油花也毫不在意,時不時還發出&nbp;“吧唧吧唧”&nbp;的聲響,吃得那叫一個香。
王玉芬夾起一塊肉,輕輕放到楊友江的碗裡,笑著說道“大哥,你多吃點,這幾天可多虧你幫忙了。”
楊友江連忙擺手,又把肉夾回王玉芬碗裡,“妹子,你太客氣了,我這天天在山裡,吃肉的機會可比你們多,你多吃點補補。”
兩人你來我往,互相謙讓,溫馨的氛圍彌漫在整個屋子裡。
這時,楊友江放下筷子,感慨道“今天弄這一頭野豬,可耽誤了一下午。”
林宇接過話茬“沒事,不差這半天,時間還充裕著呢。”
楊友江神色變得有些凝重,接著說“這山裡的野獸多,今天多虧遇到的是野豬,要是野狼什麼的,可就麻煩大了。”
說著,他看向王玉芬,“大妹子,接下來這幾天你就彆跟著去放山了,帶著兩個孩子在家,到時候給我們做做飯就行。”
林宇也跟著點頭,勸母親王玉芬“媽,大叔說得對,放山還是有危險的。”
想到白天出現的危險,王玉芬沒有猶豫,當即就同意了。
吃完飯,天色已晚,林宇他們也沒回家,直接在楊友江家住下了。
楊友江家是三間房大平房,分東西涼屋,中間是廚房,東北人稱作外地。
王玉芬帶著兩個孩子睡西屋,林宇和王大春跟著楊友江睡東屋。接下來的幾天,他們都按照這樣的安排,一心撲在放山上。
四天的時間轉瞬即逝,放山的山坡已經變得光禿禿的,而山坡下卻堆滿了高高的柴火。林宇看著這些柴火,滿意地說“這些柴火足夠了,接下來大家就要把這些柴火撈回去。”
這時候,林宇的目光被一棵核桃樹吸引。
這棵核桃樹長得極為挺拔,枝乾筆直,上麵還錯落分布著不少枝杈。林宇二話不說,拿起工具便將它砍了下來。
隨後,他手腳麻利地把核桃樹上的枝葉一一砍掉,隻留下枝杈部分,而那枝乾的長度,剛好不足他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