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汪告彆之後,古蘭就向小門走去。
剛到門口,門衛抬手就給古蘭行了一個標準的敬禮。
古蘭對他笑了笑,就繼續向裡走。
當經過他的身邊時,門衛微笑著向她伸出一隻手。
古蘭這才意識到,馬上取出那張卡片遞了過去。
門衛接過去看了看,隨即又還了回來。
接著又打了一個敬禮,平伸出一隻手,很標準、很規範的一指:“首長,您請進。”
古蘭也笑著對他有禮貌的說了聲“謝謝”,就進了小區。
進門後,古蘭一邊走著,一邊回頭望,隻見那每一個走進這小區的人都是要出示一下卡片的。
就對這小區的管理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特彆是對這些年輕英俊瀟灑的門衛充滿了好感。
這同老家是不大一樣的。
在老家,大家習慣稱這些門衛‘看大門’的。
他們一般都是從保安公司租用過來的。
保安公司為了降低成本,更多的賺取利潤,大多是從那些退休職工或者是生活困難的無業、失業人員中聘用。
入職後,經過一些簡單的培訓,就上崗了。並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
除了那些高檔賓館、酒店、機關和要害部門外,一般單位都是這樣的老男人當關。就彆說生活小區了。
他們也自稱是‘看大門’的,沒有多少職業自豪感,多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由於條件有限,待遇也很低,大家不好過多的要求他們,他們也就形成了散漫、慵懶的習慣。
小區有人來了,認識的是連管也不管的。
不認識的,先隔著值班室的窗子問一聲。高興了遞出個本本來讓你登記一下,不高興了,手一擺放行。
讓過不讓過,全憑當時的心情自己就可以給自己減輕負擔、釋放壓力、縮減程序。
和這裡的嚴格、規範、細心、嚴謹是沒法比的。
一個廚藝堂,一個軍事化的保安隊伍,讓古蘭對這個小區服務和安全更加放心,更加喜歡了。
迎著小門的是一排長長的連體小高層。
從樓頭上轉過去,眼前豁然開朗。
古蘭一看,竟然是那座前麵有一個小廣場的、樓口的公告欄上的示意圖裡標注著、裡麵布局著圖書閱覽、棋牌娛樂、健身遊戲、看病就醫等等公共服務項目、門口上方題寫著‘公館’二字的公共建築。
早上過來的時候,古蘭就對‘公館’二字印象深刻,特彆留意了一下。
她覺得這兩個字用的特彆貼切。
在樓堂館所四個字中,‘公館’二字用在這裡特彆合適。極具匠心。
樓就不用說了,這裡的樓,不管是獨棟的還是連體的,都那麼自然得體,渾然天成。
還有那個廚藝堂,自然而然的蘊含了多少文化氣息。
想到這裡,古蘭覺得樓堂館所就差一個‘所’了。
三缺一啊,未免美中不足。
小廣場是佩著了走廊的,古蘭興之所至,特意去那走廊裡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