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黃易的作品,他都沒看過。
突然看到《神墓》這樣的作品,他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看見了一個無比絢爛的世界。
而中原一點灰,就是他心目中開辟這個新世界的第一人。
他明白中原一點灰為什麼那麼火了。
他已經沒心氣能超越中原一點灰,但看著麵前這本《神墓》,他心裡卻已經蠢蠢欲動、躍躍欲試。
直覺告訴他,這種,對書迷的吸引力超強。
很可能會超過金庸、古龍等名家作品對讀者的吸引。
而現在寫這種的作家好像還不多,我也許真的可以試試。
……
袁馨,是魔都文藝出版社的一枝花。
職位還行。
這兩天她休假,來到香江旅遊。
這天中午,她坐在一家咖啡屋戶外的遮陽傘下,悠閒地品著咖啡,愜意地看著街頭匆匆忙忙趕路的行人、車輛,神態很放鬆。
心裡有點感慨香江果然繁華,這裡的人走路都比內地人快很多,仿佛在跟時間賽跑。
偶爾也能看見和她一樣的遊客,倒是都挺悠閒,走走停停,和那些匆匆趕路的行人,形成鮮明對比。
忽然,一陣風迎麵吹來,吹動她的發絲,也將旁邊那張桌子上的一份報紙吹落下來,正好落在她腳邊。
這報紙應該是上一桌客人留下來的。
她注意到這報紙上“明報”二字。
明報?
金庸辦的那份報紙?
她好奇地撿起這份報紙,好奇地翻看著。
看著看著,就看見一個新聞標題——“中原一點灰兩本作品,左右互搏?自己打自己?”
中原一點灰?
她麵露驚訝。
作為內地出版社的從業人員,她對這個名字自然不陌生。
內地去年強勢崛起的新銳作家嘛!
不少媒體都報道過,之前還和幾個傳統作家、教授,在媒體上大吵過一架,年紀輕輕,戰鬥力卻強得驚人,把一個教授罵得不敢還嘴;一個兼職寫作的教授,氣得腦溢血,搞得身敗名裂;另外兩名傳統作家也都灰頭土臉。
就沒一個能全身而退的。
這樣一個刺蝟似的年輕作家,卻很受讀者歡迎。
在內地先後出版的兩本作品,銷量都很驚人。
她聽說自己任職的魔都文藝此前也給中原一點灰發過郵件約稿。
但被婉拒了。
好像所有發郵件約稿的出版社,都被拒絕。
“他在香江也這麼火?”
她自語著,好奇地細看這篇新聞。
看了一會,她若有所思。
放下報紙的時候,她忽然起身跟咖啡屋的收銀員打聽附近哪裡有書店?
沒多久,她就打車找到一家書店。
但這家書店的《神墓》早就賣完了,她隻能打車去另一家書店。
如此連找了三家書店,才終於買到一本。
全是繁體字的《神墓》,她坐在酒店房間窗邊,看得有點頭大,越看越是煩躁,這些繁體字,聯係上下文,她大部分都能認出來。
但這種破譯式的看書方式,體驗感真是差極了。
就像跟人嘿咻的時候,隻能以每秒鐘一毫米的速度勻速運動,這誰受得了?
她硬著頭皮看了一章,就煩躁地放下這本書。
表情相當鬱悶。
她承認第一章寫得很有創意,她也很想看後麵的劇情,但,這種破譯式的看法,太折磨人了。
她實在受不了。
她決定帶回單位,讓年紀最大的那個審稿編輯來看看這本書的質量。
她記得那個審稿編輯以前上學學的就是繁體字,看這種書應該沒障礙。
如果這本書的質量真的很好,她決定向上麵建議,爭取拿下這本書的簡體出版權。
當然,還得先打聽一下,這本書的簡體版權,有沒有簽出去。
……
同一天下午。
信昌總部開了一場會議。
會議一開始,討論的是市場上那本《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對《神墓》銷量的影響。
這本突然上市的作品,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很多人都被打懵了。
這本書哪裡冒出來的?怎麼也是中原一點灰的作品?
中原一點灰的新書不是簽給我們了嗎?怎麼還有他的新書上市?
會議開了一會,真相就被大家搞清楚了。
這本書還真是中原一點灰寫的。
但不是新書,而是一年多以前寫的老書。
並且,在大陸早就出版過了,銷量還很驚人,早就突破一百萬冊了。
然後就有人質問這本書,我們信昌為什麼沒簽下來?這是誰的責任?
遠在內地的收稿編輯常青樹,很快就被大家認為是第一責任人,應該為此事負責。
可憐的常青樹,還沒等到總部的嘉獎,就要被追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