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禦書房內一片肅穆。
宣帝端坐在龍案之後,麵色沉靜,目光威嚴。
大皇子李源和二皇子李澤分立兩側,神色各異。
兩人身後,十幾位文武重臣屏息凝神,靜候聖裁。
今日,宣帝召集眾人,是為了商議如何應對日益猖獗的突厥等北邊蠻族。
就此製定大寧王朝未來十年的具體國策。
順便考校大皇子和二皇子兩人的學問。
“父皇,這是兒臣這幾天冥思苦想撰寫的《靖邊策》,請父皇禦覽。”
二皇子李澤率先捧著一份奏折,自信滿滿地呈遞給宣帝。
宣帝微微頷首,示意內侍接過奏折。
他展開細細閱覽,目光在字裡行間緩緩移動。
禦書房內一片寂靜,隻有宣帝翻閱奏折的輕微聲響。
良久,宣帝放下手中的《靖邊策》,神色平靜,看不出喜怒。
他淡淡地評價道:“不錯,四平八穩,考慮周全。”
“謝父皇!”
二皇子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得意。
他身後的戶部尚書周鼎,更是喜笑顏開,連連點頭。
其他二皇子一派的官員,也都紛紛露出欣喜之色。
他們認為,皇上這句“不錯”,便是對《靖邊策》的肯定,對二皇子的讚賞。
今日的策問考校,二皇子已然穩操勝券,勝過大皇子不過是板上釘釘之事。
二皇子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得意,轉頭看向大皇子李源。
他故作關切地問道:“大哥,為何遲遲不見你呈上文章?”
“莫非是這幾日天天抓耳撓腮,也未能憋出一個字來?”
“唉,這也不能怪大哥。”
“大哥自幼習武,四肢發達,喜武厭文,本就不擅舞文弄墨。”
“這等軍國大事,確實是為難大哥了。”
二皇子話音剛落,他一派的官員們便爆發出一陣低低哄笑。
笑聲中充滿了對大皇子的嘲弄和輕視,仿佛已將大皇子踩在腳下。
大皇子一派官員,個個愁眉苦臉。
鎮北大將軍武牧更是唉聲歎氣,神色沮喪。
顯然,對於大皇子,他們沒有抱任何希望。
因為平常大皇子癡迷武道軍事,對文臣不屑一顧。
朝中文臣,都偏向二皇子。
關鍵時刻,無人願意相助。
這次大皇子肯定輸定了。
然而,就在眾人以為大局已定之時。
大皇子李源卻上前一步。
從容不迫地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折。
雙手捧著,恭敬地呈遞給宣帝。
“父皇,兒臣的文章也已完成,請父皇禦覽。”
宣帝微微抬眼,看了大皇子一眼。
內侍連忙上前,接過奏折,呈到龍案之上。
大皇子呈上的奏折,正是葉雲所寫的《平虜策》。
看到大皇子終於呈上文章,二皇子李澤嘴角的輕蔑笑意更濃。
他搖搖頭,陰陽怪氣道:“大哥,你現在才呈上文章,莫非是知道自己必輸無疑,想要掙紮一番,做最後的努力?”
“不過,我勸大哥還是省省力氣吧。”
“在我的《靖邊策》麵前,大哥的文章不過是垂死掙紮,浪費紙張!”
大皇子李源瞥了二皇子李澤一眼,有恃無恐道:“二弟,稍安勿躁。”
“文章好壞,父皇自有評斷。”
“現在說這些,未免為時過早。”
“還是等父皇看完再說吧。”
李澤冷哼一聲,不再出聲。
在他看來,今天自己贏定了。
老大李源不過是在嘴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