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本塵道人_寒門書生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寒門書生 > 第90章 本塵道人

第90章 本塵道人(1 / 2)

.其實“普陀山”,是印度語的簡稱,完整的名字叫做“普陀洛迦山”。

南海普陀山,四麵環海,是中國曆史上的佛教聖地,與五台山、峨眉山、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而普陀山,也有“海天佛國”之名,被稱為“天下第一清淨地”。

不過在魏晉時期,普陀山還不叫普陀山,而是叫做梅岑山的時候,佛教還要靠邊站,這裡是道教的修仙聖地。

其實道教流派源遠流長,在魏晉時期佛教初來東土,尤其是在東南之地上,民間的影響力比道教要遠遠不如。連要來東海中洲之前,道玄這個和尚都曾和張弛說這裡自古多仙,可不是他胡說的。

那時,此地佛教的傳說還都沒有流傳開來,反而是道教典故,曆來被本地的百姓傳誦。望遠了說,傳說中這裡是慈航道人的修煉之地,現在普陀山上還有慈航道人修煉的普陀山落伽洞。

眾所周知,慈航道人在道教的傳說中,是觀音菩薩的前身,當然這個同老子化胡說一樣,不被佛教中人所承認,不過在民間卻廣為流傳。

除此之外,梅岑山上還有很多道人方士修仙的傳說,比如秦朝時的方士安期生、漢朝時候的方士梅福,都是在此地修仙悟道,還有一個不能不提,就是張弛已經聽過很多次的葛洪仙翁。

道教中常有方士在此地修行煉丹,施藥救人,所以這裡的百姓也都是家家供奉道君,人人信道。

隻是這些百姓萬萬沒有料到,世代信道,現在反而竟會被天師道正統的道門中人,將全島劫掠一空,更殺戮了無數的無辜島民。

這些百姓心中怎麼能解,都說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可怎麼能這樣循環?真真叫人欲哭無淚。

張弛道玄登岸之後,便彆了那名五短漁夫,梅岑山島並不大,島上就是一座浮出海麵的高山,隻不過蔥蔥鬱鬱,不熟地形,張弛和道玄倒也不知道該去什麼地方。

“五鬥米道在此地劫掠,想來是要在這裡就準備入海也說不定,我們可要快些找,不然三桐他們還不要被五鬥米道帶到大海中去了。”張弛道玄兩人一馬,道玄在張弛身後說道。

張弛點頭沉思:“正是,可是這島上遍地是山,樹木蔥鬱,北府軍先我們來,說是來圍剿五鬥米道,怎麼這麼快就找不到蹤影了?”

“不如我們到高處去,”道玄一指山頂:“在高處看得遠,五鬥米道和北府軍來的人都不少,這麼大的一匹人馬,不會找不到,在高山上也許看得到他們去的方向也說不定。”

這個主意正好,張弛點頭稱是,就驅策白雪一路朝山頂跑來。

梅岑山上的山都不高,不過俗話說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所以有人修煉成仙的山中,就少不了慕名而來的修士。張弛剛到山頂四處眺望,還沒有見到大軍的蹤影,就先聽到遠處傳來一陣朗聲長笑。

循聲望去,張弛就見到了一個道人在山中走來,這名道士年紀倒也不大,絕不過三十歲的模樣,一身飄逸之氣,身背寶劍,手中還持一個小酒壺,一邊走上山來一邊唱道:“顛波湖海半生涯,羽化他鄉不還家。杯酒不堪天邊醉,閒於仙翁掃落花。”

說罷,飲了一口酒仰天大笑,笑聲中透著豪邁之氣。

這個人氣質超凡脫俗,口中唱的歌謠也頗有些韻味,張弛沒想到在山中也能遇到這樣一名高士。既然找不到五鬥米道的蹤跡,不妨和他打聽打聽,張弛想著,便和道玄一起翻身下馬。

張弛見來人一身灑脫之氣,所吟唱的詩也有幾分超脫之意。張弛本身就是幾分這樣的性格,見到這人也覺得親切,打氣招呼來也是彆具一格:“這位兄台莫要怪我唐突,能不能討口酒來喝。”

來人徑直將酒壺袍與張弛,笑道:“什麼唐突不唐突,仙山之中怎麼能結交俗友,就要像你這樣的直率才好。”

張弛這幾日也的確沒有沾酒,哈哈一笑接過酒壺仰天喝了一大口,然後又遞還給那道人,問道:“好酒。”

“這酒是北方胡人的烈酒,入喉辛辣,江南人士倒真是少有人喝的慣。”本塵道人見張弛竟然也喜歡喝烈酒,對他的好感也多了幾分。

“兄台怎麼稱呼,怎麼隻身一人來到這山中來?”

那道人說道:“我稱做本塵道人,聽說這山中有天地靈氣,慕名而來,或許能有奇緣,羽化登先也說不定。”

說完,又是豪爽一笑。



最新小说: 星骸聖痕 說好機甲係統,結果你強化肌甲? 今天周六不吃飯 異界群英 說好的小鮮肉,你鬼屋吹嗩呐? 重生60:我靠打獵讓全家致富 舞姬:從一個魔法少女分身到魔神 恐怖複蘇世界 從今天起讓女反派改邪歸正 深港夜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