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7月初。
夏日炎炎,天乾物燥。
一巨大如蟒蛇般的生物,正眼睛半睜,奄奄一息地趴在泥土上,眼看著就要一命嗚呼。
兩旁的營口群眾將這龐然大物圍得是水泄不通。
“好家夥,這可不就是龍嗎?”
“老祖宗沒騙我們呢,原來龍是真的存在的……”
“真龍現世,那些小日本鬼子可要遭罪了。”
“可是我怎麼感覺這條龍一副快要死的樣子?”
龍是華夏文明的圖騰。
眼看這條龍生命體征已經很微弱,村民們迅速采取了行動,幫這條巨龍搭建了一個簡陋的涼棚來遮擋太陽,又輪流往他身上潑水,降溫保濕。
村民們還請來了附近寺廟的高僧為其誦經祈福,希望能為村莊帶來好運。
然而就在救龍工作做了沒幾天後,天空中開始下起了瓢潑大雨,等到第二天放晴之後,村民們發現巨龍已經消失不見,隻剩下地麵一片狼藉的現場。
然而到了7月28日的時候,這條巨龍又出現在y市的上空盤旋,隻見巨龍從天而降,導致河麵出現巨大的漩渦,並掀翻了幾條漁船以及岸邊日本人出資建造的工廠和停在車站的火車,導致9名日本人傷亡,隨後巨龍又潛入海中消失不見。
無數當地人都聲稱親眼目睹了巨龍飛行,且大家給出的描述都出奇了一致,甚至當時的盛京時報還以龍降釀災為題刊登報道了此次事件。
就在人們以為這是最後一次見到巨龍的時候,沒想到在8月8日這天,巨龍再次出現,隻不過這一次它已經變成了一具屍骸。
在距離遼河入黑口約十公裡處的蘆葦叢中,一位看管蘆葦塘的工人發現了疑似巨龍的骸骨,並且在屍骸的旁邊還有一個近17米長、6米多寬的土坑,就好像是巨龍臨死前痛苦掙紮所形成的。
隨後,當時的營口第六警察署,就組織大量人員將巨龍屍骨給搬回去,擺在碼頭的空地上供人們參觀。
當時的盛京時報更是對此圖文並茂,寫得玄之又玄,內容大致如下
此龍氣味強烈,頭部長有一對三叉犄角,脊骨寬約3寸有餘,兩側附有肋骨,平均長度約為6寸,通體長約10米,共有28段,渾身上下僅剩筋骨,皮肉已經不見。
散落的鱗片足足有兩大籮筐。
當時這則報道一出就引發了巨大的轟動。
成千上萬人爭先恐後的坐火車前往營口,隻為一睹龍的真實樣貌,導致當時去往營口的火車票都漲價。
很多目擊者都表示,巨龍頭上長著一對分叉的犄角,腹部有四隻爪子,鼎地都散落著龍鱗,臭不可聞。
後來這具龍骨被保存在營口師範學院以供研究,但由於當時正處於抗戰時期,導致龍骨在戰爭中遺失,下落不明,營口墜龍事件也就此成了一個未解之謎。
直到2004年,央視的走進科學欄目組對當年營口墜龍事件的目擊者進行大量走訪,並結合盛京時報的圖片進行調查與剖析後,得出了一個較為科學的答案……
這其實是一隻擱淺的須鯨,在岸上因為長時間缺水而死,所以人們當時看到的巨龍骨架,實際上就是一頭徐鯨的骨架,並非是什麼真的龍。
而專家之所以會給出這樣的結論,正是因為當年盛京時報所留下的照片,從這張照片中能清楚地看到巨龍骨架與須鯨骨骼高度相似,並且龍角長得實在是太歪了,左右兩側完全不對稱,右側龍角居然長在了眼眶的後下方,這完全不符合生物學。
因此,專家推斷,這對所謂的龍很可能是當時的人們將龍骨從顱為從搬回碼頭後再重新拚接的時候,把須鯨的下顎骨插在了錯誤的位置,最終導致虛鯨骨架看上去像長了角的巨龍骨架。
而須鯨又主要生活在遠洋區域兩三百米的深海下,基本不遊到海岸附近,所以當時很少有人見過。
這也就能解釋得通為什麼沒人認出這是須鯨的原因了。
雖然專家所給出的結論有一定科學,但終究隻是根據一張照片進行的推斷,而且這個結論有著許多疑點,而且有很多目擊證人。
“我9歲那年看著的,我在馬身上站起來,我爸扶著我,我站著看的,看到龍眼睛半睜不睜,他那尾巴回過來蜷著,倆爪在前麵,那倆爪子,你看那倆爪子就和龍爪一樣一樣的,龍離了水不行,乾巴,龍都要生蛆的架勢。”
一名白發蒼蒼的老人接受采訪的時候說。
“我姥爺,當時聽說龍落難以後吧,當時就是著很多老鄰居老鄉親,一起去,呃,用桶擔擔水,給龍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