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
“北元雖被我大明趕出了中原,但國力仍然強盛,納哈出屯兵於遼東,擁兵數十萬,他一直都想反攻我大明。”
“如今這麼好的機會不可能錯過。”朱應則是肯定的說道。
“朱千戶,如若依你之見,我軍該當如何?”卜萬立刻看著朱應問道。
“放棄進攻韃子,留下一路兵力牽製,且戰且退,大軍向東,進攻納哈出控製的遼東。”朱應不假思索的道。
聽到這。
營帳內所有將領全部都驚訝的看著朱應,顯然沒有想到會提出這等策略來。
“朱千戶。”
“剛剛你都說了納哈出擁兵數十萬,以我大寧府邊軍如何能夠對付?”
“是啊。”
“以我軍如今不到兩萬兵力去進攻納哈出不是飛蛾撲火?自尋死路?”
“朱千戶所提之策,末將以為不妥。”
“既皇上已經下旨調動大軍覆滅納哈出,我軍完全可以從這韃子領地撤退,鎮守大寧府,哪怕納哈出派兵來襲,我軍也可防守。”
“不錯。”
“末將以為撤退為上。”
“末將附議。”
“此刻,撤退歸大寧為穩妥之道,可避免我軍腹背受敵,更可避免大寧失陷。”
……
眾多將領紛紛開口,大多都是不讚同朱應這等危險之策,轉而撤退歸大寧府才是穩妥之策。
看著眾將如此。
卜萬也沒有立刻決定,而是看向了陳亨與劉真:“兩位將軍有何想法?”
“末將倒是覺得朱千戶所提可以一試。”
“元庭必然會動兵攻我大寧,一旦大寧有事,我軍進攻遼東反而能夠減緩元庭攻勢,拖住元庭,更吸引元庭目光,更好拖延時間,等待我大明主力大軍來到。”陳亨一笑。
“末將也是如此想的。”
“如今情況不能繼續向北進攻了。”
“還不如依朱千戶之策,反其道而行,殺元庭一個措手不及,如此一來我軍也不會影響朝廷滅元之大局,拖住元庭。”劉真也是大聲道。
聽到這。
卜萬點了點頭。
麾下兩個指揮僉事都一致同意,他自然也就不會多說什麼。
“既如此。”
“該留下多少兵力來牽製韃子,且戰且退?”卜萬直接問道。
“回大人。”
“這北疆廣闊,不利於步卒,隻需留下一些騎兵來拖延即可,一旦韃子軍隊大舉來犯,立刻向大寧退去,如若韃子不來,我軍就可在韃子部落徘徊,隻需要充足的乾糧即可。”
“當然,根本目的還是要牽製住韃子,讓他們無法南下,無法馳援北元。”朱應立刻說道。
“哪位將軍願意領此大任,牽製韃子?”卜萬當即看向了營帳內的眾將。
可對此任。
眾多將領你看我,我看你,都無人來接。
幾千兵來應對人口超百萬的建州韃子,就算他們這人口隻是大明的微末,但全民皆兵,一旦大舉來襲,幾千兵卒就完全是一塊被輕易嚼碎的肉。
“沒人願領此任嗎?”
“誰若是完成此任,拖住韃子,此乃大功一件。”卜萬再次開口道。
可這一功相比於危險,似乎是有些不值得了。
這時!
朱應則是立刻站了出來,大聲道:“末將願領此任,拖住韃子。”
“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看著朱應來承接此任,營帳內許多將領都是心底暗暗想到,甚至還有些帶著嘲弄。
這一任聽著似乎也就那般,隻要韃子動兵就可以後撤,可實則一旦被韃子騎兵咬住了,甚至還可能會有北元騎兵馳援,一旦被咬住,大概率就是覆滅之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