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蘇武蘇子卿_水滸開局在陽穀縣當都頭_思兔閱讀 

第120章 蘇武蘇子卿(2 / 2)

人之情感,難以言說。

便是再也不想什麼向上管理之言了,隻管想的是當真齊心協力奔個前程。

“子卿!”程萬裡笑顏來喊。

“在呢!”蘇武笑著點頭。

“走,回東平府!”程萬裡再夾馬腹,馬速稍稍一提,好似真的乾勁十足。

蘇武打馬隨去,這一趟如此短暫的東京之行,當真好似改變了許多事。

路邊尋了個醫藥堂,給程萬裡兩腿內側擦了一些藥膏,又帶上一些,一行人隻管出城快走。

路上,程萬裡再也不埋怨吐槽了,上馬就走,下馬吃睡,乃至隻要不是落夜黑下了,也當多趕幾步。

又是兩天多,程萬裡已然出現在府衙之中,他如今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弄錢,給蘇武弄錢。

這府衙之中弄錢,不外乎開源節流,這事,宗澤會啊,但得罪人。

程萬裡這廝,隻管讓宗澤去做,讓宗澤去得罪人,他便是隻管嘿嘿笑著,好似都不知府衙裡發生了什麼事一樣……

反正就是這個要錢沒有,那個要錢也沒有,乃至以往該給的錢,還要仔細核算苛刻……

什麼?有人來告狀?

程萬裡嘿嘿笑著,隻說,你自去與宗老再商量一二,這些破事,莫要拿來煩擾本府,本府如今乃是兩路製置使,日理萬機,哪裡管得這些雞毛蒜皮。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吧首發本。

程萬裡倒也真忙,這不還得下公文到十八個州府去嗎?樞密院來的令,命各地州府清查禁廂之數,速速上報。

一封一封的公文,都等著程相公來加蓋大印,程相公在書房裡,蓋得是頭暈眼花。

乖女自然在旁幫著翻攪一下印泥,讓印泥稀鬆柔順一些,便好沾染加蓋。

也問:“父親,見到童樞密了嗎?”

“見到了。”程萬裡點著頭。

“那你說了嗎?”乖女又問。

“沒說……”程萬裡哐哐就是蓋。

“怎麼能不說呢?”乖女有些急。

“急什麼?初次見麵說這些?怎麼說?也當是童樞密與蘇武有幾番交情了,如此,童樞密體恤下屬,禮賢下士,再過問一二,才算水道渠成的合理……”

程萬裡豈能沒有個章程?

“啊?”

“你啊……這些事就一點都不聰明了,這事啊,明麵上,就不是咱們的事,當是童樞密起意去問去說,如此才合情合理,才是一樁美事……”

程萬裡再解釋。

“哦……”乖女終究是明白的,隻是稍稍有些失望。

“你又年紀不大,這麼急作甚?”父親還來問。

“我沒急啊……”乖女起了嬌嗔。

“還沒急呢?”父親來取笑。

“哼,你自己來攪吧……”乖女把印泥一放,轉身就去了,便是與父親撒嬌。

程萬裡隻管哈哈來笑,也是心情正好,好似如今也有了拿捏乖女的手段了。

卻是程萬裡喊了一語:“還有一件事呢,蘇武的事,你不想知道嗎?”

果然,乖女停在門口,回頭來問:“蘇武什麼事?”

“他如今,有了表字,你怕是還不知呢。”程萬裡故作神秘,也是滿臉在笑。

“喚個什麼?”乖女立馬來問。

“子卿。”程萬裡答著。

“蘇武蘇子卿……”乖女口中重複著,倒也不是真走,腳步又回來了,還是幫著翻攪印泥……

程萬裡嘿嘿笑著,乖女低頭羞怯幾番。

兩人還偶爾對視,豈能不是個父慈女孝?

蘇武那邊,正也在軍中議事堂裡坐著皺眉,眼前有一個很大問題,招刺,即便不刺字,就是招兵,至少要招八千人。

上哪去招?

童貫之語沒錯,誰願當兵?

昔日裡,便是這兩千人,還主要都是獨龍崗三莊來的,這不一樣,彆的地方,如何招得來?

倒也不是一點都招不來,但來的都是一些歪瓜裂棗,蘇武又怎麼能要?

蘇武就想要良家子,還得是體格子不錯的良家子,如今麾下兩千人,主要就是良家子,這才是蘇武這支軍隊有一定戰鬥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還得是子弟兵,獨龍崗三莊,對如今的蘇武而言,那就是子弟兵。

就好比項羽八千子弟出江東,也好比劉邦那幾百人出沛縣。

唯有子弟兵,才更願隨著效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要想體格子不錯,還得是良家子,其實很難,因為這般人,一般都出身在較為殷實的家庭,至少要能吃得飽,所以能發育好,但這般較為殷實的家庭,在這大宋,又怎麼願意讓孩子去當兵?

也可見,獨龍崗三莊,是一個多麼難得的存在,更也是蘇武走的運氣。

先把招兵旗立起來再說吧,興許也能招一些良家子來當子弟兵,有一個算一個。

蘇武忙碌一番,親自往城門去,就在城門口處,立一杆大旗。

蘇武還特意讓眾人穿了甲胄,還在身後停了一列好健馬。

便是大小軍漢到處在喊:“招兵了,招良家子,不黥麵不刺字,蘇將軍親自來招,一月兩貫錢。”

這話,自然是蘇武讓說的,言簡意賅,沒有什麼花裡胡哨。

倒是真聚了不少人來看,乃至也有人來問,卻多是閒談打趣,並沒有人當真留冊。

蘇武也歎了一口氣。

一旁武鬆來說:“哥哥,不急,隻待消息傳出去了,過幾日,說不定就有人來了。”

蘇武點著頭:“是啊,但是與其這麼等,還不如就派人往鄉村裡去,去尋訪去問。”

“嗯,那就讓杜興兄弟派人到處去尋訪……”武鬆點著頭。

就看頭前,忽然有一個少年郎在問:“將軍,是不是入了麾下,就發馬發甲胄?”

蘇武聞言,心中一喜,這兩樣東西,好似對少年郎還真有一些吸引力,蘇武隻管來答:“發,隻要在軍中操練得好,立馬就發!”

“那……那我來!”那少年郎已然就要去登記。

卻是少年郎身後,奔出一個婦人來,上前拉:“兒啊,你失心瘋了?這是上陣打仗呢,要死人的,快跟我回去。”

身後又來一人,是個中年漢子,也來拉:“看看熱鬨就行了,莫要發癲,好男不當兵,當了兵去,教人笑話,又不是家中缺你一口吃食。”

這話啊,聽得刺耳,便是當初獨龍崗來的那些人,當初他們也不知道真要上陣打仗。

而今,當真是要打仗的,便更難幾分了。

這一幕,蘇武也說不得什麼,開不了口,總不能說一定不打仗吧?更不能說一定保你們兒子活著吧?

至於說那些家國大義、保家衛國,在這個時代,於底層百姓而言,更沒有什麼意義。

那是讀書人的口號。

要想普通百姓都有這般覺悟,那還差了一千年的教育與政治工作。

除非,這些人的家,就住在邊境,當真有外族隨時入侵,比如西北,比如西軍。

西軍的戰鬥力與凝聚力,就來自這個原因,西夏黨項人真會來打來搶。

卻又看那少年郎在掙紮,在說:“我就要去,打仗我也去,我多殺幾個人,立功得了錢,給你們多買幾畝地,有何不好?”

那婦人就哭:“兒啊,你要為娘命去啊,你若真要去當兵,娘現在就投了井去……”

那父親也在喊:“沒了你,要那地作甚?”

“咱家不是有兩個兒子嗎?我若真沒了,蘇將軍待人好得緊,也當有大筆錢,你們隻管買地去……再說,蘇將軍何等威勢?東平府裡誰人不知?隻管是百戰百勝,每戰有功,賺錢還不容易?”

少年郎更是掙紮,卻也不知多少人在看熱鬨。

蘇武還是走了過去,拍了拍少年郎的肩膀,說道:“先隨你父母回去,在家裡商量好了再說,好好說,商量得好呢,就來,商量不好,不要自己偷偷來……到時候你父母來尋,某隻管把你再趕回去……”

少年郎便也急:“將軍,小人願意就行了啊,小人願意啊……穿甲打馬,多威武!”

蘇武笑了笑:“你聽某的就是,回家好好說,某等你來!”

少年郎左右看了看,回頭又看了看自己的父母,歎了一口氣,轉身而去:“先出城回家,倒是教人看了笑話……”

他父母,心中一鬆,連忙跟著去。

也聽那少年人喊:“蘇將軍,小人可不是孬種,小人就是近來聽得將軍之事,願意投軍,小人名叫宋正,小人一定來!”

蘇武笑著回:“好,等你來!”

一家三口,拉拉扯扯,出城去了,那父親也在說:“莫要胡說,莫要胡說……豈能欺騙蘇將軍……”

蘇武看著,心中其實很暢快,還真期待這個叫做宋正的少年郎能來。

忽然也感覺招兵這件事,興許沒那麼難了。

也聽武鬆之語:“哥哥如今,深得人心,興許還真能招上不少良家子。”

“隻管讓杜興派人去各處鄉村裡尋訪吧……”蘇武點著頭,也多了幾分期待。

“還當多派些人,到各地縣城豎旗去喊……”武鬆如今也想事謀事,當真成熟不少。

蘇武點頭:“嗯,隻管吩咐下去……”

城門那邊,一騎快馬而來,正是燕青,蘇武眉頭一皺,轉身先往無人之處去走。

燕青近前下馬來說:“叔父,是高唐州,打起來了!”

“可知詳細?”蘇武立馬又問。

“隻聽得那高唐州遇賊,那高唐州的知府還命城中人馬出城迎賊,兩戰大敗虧輸,死傷慘重,後來緊閉城門不出了。”

“賊勢多少?”蘇武再問。

“五千!正在圍城,也在打造攻城器械,那高唐州裡,派了許多快騎出城,想來是到處求援,若是援軍不能快去,隻怕那高唐州守不住……”

燕青做這份差事,是真的做得不錯。

“五千……那定是守不住了。”蘇武如此一語,便是知道,如今山東河北地麵,援軍這種事,就是個玩笑。

就如故事裡的青州,賊人都走了,援軍才會趕到。

也是哪些總管都監,哪個又打過仗?哪個聽得大賊,會當真如他蘇武一般,真的大軍急行去救?

哪個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也是這般山東河北地麵,攏二十萬大軍,來日去打遼國,被遼國幾千從北邊女真戰場退下來的殘兵敗將,打得一潰千裡、抱頭鼠竄、屍橫遍野。

百十年不戰之地,加上這腐朽大宋之軍備廢弛,還談什麼戰鬥力?

那高唐州的知府,更是做傻事,明明大賊寇城,他堅守城池就是,還讓城中本就不多的兵馬出城迎戰,這是哪本書看壞了腦子?

也是這些讀書人,哪個懂得打仗之事?

蘇武想得這些,與燕青再說:“你再去,還是親自去,多帶馬,盯著,一旦梁山之賊回來了,立馬來報。”

“得令!”燕青翻身再上馬,飛奔再去。

戰事要來了,蘇武眉頭緊鎖,又不知要死幾個傷幾個……

而今的梁山,自打宋江一心從賊之後,便是一日一個樣,即便此時宋江帶兵出門去了,那梁山的渡口,更是絡繹不絕的來投之人。

隻道梁山一百單八將,其實不然,那些所謂好漢將領許多自是不凡,但那三五萬的嘍囉,才是基礎。

隻道那故事裡,頭前打仗,都是三百二百,不得多久就是五百一千,再不得多久,就是五千之數,又不得多久,便是成千上萬。

這才是梁山勢力變化的寫照,而不僅僅是那幾個好漢上山。

戰爭,也從來不是靠幾個好漢打贏的,更是靠那成千上萬的嘍囉衝鋒陷陣。

又好比那方臘,便是朝廷一個不察覺,反應稍稍一慢,方臘就是城池州府肆虐數十,招攬席卷裹挾之人,也敢說是幾十萬眾。

顯然,蘇武知道,又到了該給梁山踩踩刹車的時候了,此番高唐州一破,梁山短時間內,必是不愁錢糧,勢力就真的上台階了。

這個台階可以上,但也必須踩一腳刹車,不能真的一個沒注意,瞬間就養出三五萬嘍囉。

還有自私之念,也是蘇武自己缺錢,他不能去那城池裡搶府庫搶大戶,但他可以搶梁山。

倒是蘇武也知,而今宋江入高唐州之後,心態就不一樣了,立馬大變。

入城之後,先說一語,百姓秋毫無犯。

這便是入了高唐州,知道發大財了,再也不似以往苦哈哈的日子,就開始要名聲了,已然也就開始往招安去打算了。

要真想招安,就不能真的做得太過分,奸淫擄掠之事,就要止住,更不能做那濫殺無辜乃至屠城之類的事來。

忠義之名,宋江是要的,以往是沒辦法,而今局勢不同了,也就得立出道德旗幟了。

便是梁山上替天行道的旗幟再打出來,那句話是這麼說的:酷吏贓官都殺儘,忠心報答趙官家。

是替天子行道,是忠心報答天子。

招安之心,自不用說。

顯然,宋江與方臘,大不同。

許多並不作奸犯科之人,為何也甘願留在梁山?比如安道全之輩,隻因為他們真的認為宋江招安之事,必然能成,也等著搭上這輛車,混個官身。

乃至一些本就出身官軍的軍將,他們私下裡與宋江去談,必是也作此想。

真說起來,梁山上的人心,興許反倒是招安這件事凝聚出來的,至於故事裡梁山林衝之輩,誰又在乎他怎麼想?

宋江其實很聰明,更有手段,這不免也是政治。

想得這些,蘇武回了營中,已然也開始整軍了,這番再開戰,便是許多事都要提前準備,該備的糧草要備,特彆是馬的嚼喂,該攏的輔兵也要提前去攏……

馬匹車駕輔兵,輜重後勤,乃至隨軍的醫生,該帶也要帶。

還得提前出發,如此時機地上上選擇就多,也好半路去截。

(兄弟們,說明一下,水滸裡關於怪力亂神的,一概不用,整個,都不會出現,主要還是貼合曆史來寫。今天更得早些,隻想給兄弟們臉上一人親一下。)



最新小说: 帶著各種修改器穿越 穿書後我靠預言異能逆襲了 頂級向導和她的瘋批哨兵們 教祖傑重生後把摯友創瘋了 孤獨熱吻 重回1985之長姐風華 現在是說謊環節 鬥羅:龍王之霍雨浩活在萬年後 折嬌骨 穿成宮遠徵姐姐後,我擺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