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下一秒,他就聽到倪元璐繼續說道:
“臣聽聞昨天錦衣衛抄了不少勳貴的府邸,敢問太子殿下抄了多少銀子?”
按照以往的規矩,抄家得來的銀子是直接進內帑的,本來戶部是不能插手的。
可現在大明都成這個樣子了,倪元璐也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反正不管是戶部還是內帑的銀子,說到底都是為了替你老朱家辦事兒,讓你出點錢也算合理吧?
朱慈烺假裝思考了一下,隨後這才說道:
“大約三千萬兩白銀!”
朱慈烺沒有說謊,抄家得來的銀子確實隻有三千萬兩。
剩下的那兩千萬兩則是勳貴們主動上交的,一碼歸一碼,不能算到一起!
這麼多?
聽到這個數字,群臣們皆是有些驚訝。
很明顯他們沒有想到那些勳貴們居然會這麼有錢!
倪元璐也有些驚訝,但很快他還是反應了過來,隨後再次開口道:
“既如此,臣請太子殿下撥給戶部一些銀子,用來補齊近些年來欠下的各地軍餉,以及各地官員的欠奉。”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救災的銀子!”
朱慈郎麵無表情的問道:
“這些加起來大約得多少銀子?”
他昨天已經做好了大出血的準備,所以也無所謂了。
倪元璐似乎早有準備,隨即又拱手道:
“臣之前已經算過了!各地的欠餉需要四百三十萬的銀子,各地官員的欠奉需要二百八十萬兩銀子,救災需要兩百萬兩銀子!”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事宜,總共需一千萬兩銀子!”
“另外,戶部實在是沒錢了,臣再請太子殿下調撥五百萬兩到戶部,以備不時之需!”
..........
朱慈烺聽到這話的時候,差點都被氣的吐血了!
好家夥!
老子好不容易抄家抄來了三千萬兩銀子,結果你這一張口就直接要了一半!
你的心也太黑了吧?
生氣歸生氣,可說到底,這些錢都是該花的!
再者說了,錢這種東西不就是用來花的嗎?
朱慈烺之前曾調查過崇禎年的稅收,結果非常的不儘人意。
就拿去年來說吧。
崇禎十三年,戶口960萬戶,人口5643萬,田地783萬頃,田賦米1900萬石,小麥330萬石。
浙江、南直隸解運京城太倉330萬兩白銀,銅錢2300萬文,糟糧350萬石。
北直隸和山東各府解送兵部115萬兩白銀,另各省解送軍餉白銀430萬兩。
這其中還包括鹽稅、礦稅、茶稅等等一切的稅銀!
看起來很多是吧?如果全部折合成白銀,怎麼著也有個兩千多萬兩。
但事實是其中百分之70壓根就運不到京城,往往收上來之後就直接送往各地當做軍餉和糧草了。
國庫每年實際收入也就三百多萬兩,就這還入不敷出,年年都在欠錢。
要不是朱慈烺抄家抄了這麼多銀子,這些錢還得繼續欠下去。
按照現有的各種支出來看,大明的稅收最起碼要提高到3500萬兩,才能勉強維持國家的基本開銷......
再加上各種天災**,實際需要的可能更多!
頭疼!
真頭疼啊!
錢越來越不經花了......
朱慈烺在心中歎了口氣,隨即開口道:
“既如此,準了!”
倪元璐聽到這話,隨即便是鬆了口氣。
他本來以為今天要不來錢,已經做好了豁出這張老臉也要要到錢的準備,結果沒想到朱慈烺直接就同意了。
這要是換成崇禎的話,估計就算是同意了,最起碼也要打個七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