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想著,王先通也拿了一份冊子出來。
“太子殿下,這是前軍都督府的賬冊,臣也帶來了。”
“按照太子殿下的吩咐,臣回去之後也遣散了一批老弱病殘。”
“目前前軍都督府實際人數六千三百人、馬匹一千兩百匹、火銃六百五十把、大炮五十門,以及各類物資都在這上麵了。”
緊接著,馬寶又將王先通的冊子遞給了朱慈烺。
朱慈烺看完之後,表情沒什麼太大的變化。
因為這些他大概也猜得到。
總的來說,還是太慘了!
而且前軍都督府都是這個樣子,那麼其他四個都督府估計隻會更慘。
看來改革軍製勢在必行了,也不知道李邦華什麼時候才能過來!
改革軍製還得靠他!
“對了,太子殿下,有件事情臣不知道該不該說。”
突然就在這時,李國幀有些猶豫的開口了。
朱慈郎看了他一眼,隨後輕笑道:
“你們都是本宮的從龍之臣,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無論說什麼話,本宮都不會怪你們。”
李國幀這才開口道:
“昨天開始,兵部派了兩撥人來京營,說是想要調查一下京營的兵力和武器裝備。”
“但沒有太子殿下的吩咐,臣不敢答應他們,所以一直閉門不見。”
“隻是時間久了,臣總覺得會出什麼事兒,所以想問問太子殿下接下來該怎麼辦?”
他這話一出口,旁邊的王先通趕忙也開口道:
“太子殿下,前軍都督府這邊也是如此,臣也是閉門不見。”
“隻是長久以往,兵部肯定會懷疑的,還請太子殿下示下。”
朱慈烺聽到這話,瞬間若有所思了起來。
明朝的軍權結構不同於其他朝代,既有兵部、也有五軍都督府。
兵部自古都有,但五軍都督府卻是明朝建國之後朱元璋自創的一個部門。
朱元璋之所以要創建五軍都督府,目的就是為了削弱、分散兵部的軍權。
他們同時存在,又互相製約,而且並不矛盾。
因為朱元璋對兩個部門的權力進行了極其細致的劃分。
兵部在軍隊中有調兵、任免將領、升遷、下調、以及訓練軍隊的權力。
但兵部不能直接統帥軍隊打仗。
五軍都督府則是有統兵作戰、管理屯田、掌管軍籍、推選將領的各種權利。
為了相互製約,五軍都督府沒有調遣軍隊的權力。
而正常的調兵流程應該是:
皇帝決定調兵,然後告知內閣,之後下發調兵的聖旨給禦馬監。
這個時期,內閣絕對不敢乾預皇帝調兵的旨意,皇帝隻要說調兵,內閣一定會同意!
禦馬監接到聖旨之後,拿著聖旨和調兵用的虎符以及其他信物去往兵部宣旨。
等兵部確認無誤之後,在按照聖旨上麵的內容準備相應的後勤糧草和兵馬移交五軍都督府。
最後,等五軍都督府準備完畢之後,這支軍隊就可以正式出發了。
等打完仗之後,武將再交回兵符和兵權,軍隊也回到原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