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朱慈烺微微一笑。
“你隻管放手去做,錢的事情交給本宮。”
“隻要能用錢解決的事情,本宮絕不吝嗇!”
畢懋康聽到這話,心中最大的那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此時此刻,他真是有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
與此同時,心中難免有些惋惜。
唉!
為什麼當年崇禎不像現在的太子一樣支持他啊?
當年要是換成太子的話,大明朝的火器早就全部改良完了,哪裡還會被建奴如此欺負?
當然,這些話畢懋康也就隻敢在心中抱怨幾句了。
不知不覺中,兩人已經聊了快一個時辰了。
眼下已經是午夜十二點了。
察覺到這點之後,朱慈烺隨即便道:
“畢大人,你今天趕路也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其他的事情明天再說。”
“宅子早就為你準備好了,本宮會讓人帶你過去。”
畢懋康聽到這話,當下便站了起來,躬身道:
“既如此,那麼臣便告退了!”
“本宮送你!”
朱慈烺說著,也站了起來,隨後兩人一同向宮殿門口走去。
此時已經是深夜了,但東宮之內的燈火依舊璀璨的如同白晝,將每一處角落都映照得分外明亮。
來到宮殿門口,朱慈烺這才發現除了數十名帶甲的親兵和幾個錦衣衛之外,門口居然還站著三個人。
而且他們似乎是一家人。
朱慈烺微微好奇,不知道這三人是誰,沒等他開口詢問,一旁的畢懋康趕忙恭敬地介紹道:
“太子殿下,這是老臣的兒子和兩個孫子,因為路途遙遠,他們擔心臣的安危,所以特意陪臣一起來的。”
“你們幾個,還不拜見太子殿下!”
畢懋康說著,回頭嗬斥了一聲。
三人見狀,哪裡還敢再站著,趕忙跪倒在地。
“草民畢文軒,參見太子殿下!”
“草民畢華,參見太子殿下!”
“草民畢青,參見太子殿下!”
朱慈烺點了點頭,隨後便開口道:
“都起來吧!”
三人這才重新站了起來。
朱慈烺目光在三人身上打量了一番,隻見畢懋康的兒子雖然已年過半百,但卻精神矍鑠,雙目有神,顯然也不是個普通人。
而他的兩個孫子雖然身上沒有那種讀書人的儒雅之氣,但卻透出一股子機靈勁兒。
“他們三人可有官身?”
朱慈烺詢問道。
畢懋康聽到這話,苦笑一聲,搖頭道:
“太子殿下,臣的後代子孫不爭氣,彆說官身了,他們連書都不願意讀。”
“臣的這個兒子平日裡喜歡研究些小玩意,兩個孫子成日裡就知道搗亂。”
朱慈烺聞言,有些好奇的看向了畢懋康的兒子。
“你平日裡都研究些什麼小玩意兒?可有帶來?”
畢文軒聽到這話,趕忙恭敬的從身後掏出了一個盒子,盒子打開之後,隻見裡麵是一個造型頗為精美的管狀物。
“回太子殿下,這是草民改良的千裡鏡。”
“千裡鏡原本是西洋傳過來的,本不算稀奇,但是臣對其進行了改良,不僅縮小了千裡鏡的體積,而且看到的距離更遠更清晰!”
畢文軒一邊說著,一邊擺弄起了手中的千裡鏡,完全沒注意到朱慈烺的臉色此時已經變的有些怪異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