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中的報紙,朱慈烺看向薛國觀問道:
“明天可以刊印多少份大明日報?”
薛國觀想了想之後說道:
“剛開始有些生疏,大概隻能刊印五百份左右,不過以後會更多的。”
朱慈烺點了點頭。
一開始就能刊印出五百份已經算可以了,畢竟現在這個時候可沒什麼印刷機。
想到這裡,朱慈烺再次問道:
“你覺得大明日報定價多少錢合適?”
薛國觀猶豫了一下,隨後反問道:
“太子殿下,您之前說過,報紙這東西不是為了賺錢,隻是為了傳達朝廷的旨意和思想對吧?”
“沒錯!”
朱慈烺點了點頭,示意薛國觀繼續說下去。
薛國觀則是繼續說道:
“既然這樣的話,那麼老臣建議定價兩文錢是最合適的!”
“現在市麵上兩文錢也就是一個燒餅的價錢,就算普通的百姓也買得起,這樣更方便大明日報流通。”
“另外,老臣按照太子殿下之前所說,在大明日報的背麵留出了一部分的空間,上麵寫上了招租的字樣。”
“等大明日報流傳開來之後,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京城的商人們肯定會主動找上門來購買這些招租的版麵。”
“到時候應該也能收到不少銀子,稍微彌補一下損失。”
兩文錢一份的大明日報,換算一下的話其實跟後世兩塊錢一份的報紙沒什麼區彆。
但要知道,古代的印刷成本和後世的印刷成本是完全不一樣的。
後世印刷一份報紙的成本,最多也就是幾毛錢。
但是放在大明,這一份報紙的成本可能接近十塊錢了!
就這還沒有算人工成本!
這也就是說,大明日報現在完全是在虧本賣!
說實話,朱慈烺心裡的合理價位應該是在五文錢左右,結果他沒有想到薛國觀居然想定價兩文錢。
這樣一份大明日報要虧掉八文錢。
不過......
這點錢朱慈烺還是虧得起的!
想到這裡,朱慈烺點了點頭道:
“既然如此,就按你說的辦,大明日報定價為兩文錢吧!”
“太子殿下聖明!”
薛國觀適當的拍了一個馬屁,隨後又好似想到了什麼,繼續說道:
“對了,老臣還有一個建議!”
朱慈烺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
薛國觀繼續說道:
“這個建議是關於大明日報的售賣問題,老臣覺的大明日報的售賣方式應該獨具一格,不能和其他商品一樣擺在大門口。”
“也不能派官差去售賣,因為普通人見了官差的第一反應就是躲避。”
“剛巧白天的時候,老臣在城裡看到了一群小乞丐。”
“老臣突發奇想,然後把那群小乞丐聚集了起來,又讓人給他們製定了一套衣服,衣服上麵印有大明日報的字樣。”
“結果效果非常好,這群小乞丐全都變了模樣。”
“所以老臣想讓這群小乞丐讓專職售賣大明日報。”
“每賣出一份大明日報,就給他們一文錢的抽成,這樣也算給了他們一份營生,不知太子殿下覺得如何?”
............
朱慈烺聽到這話,一時間居然有些語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