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
你不是說對大明日報不敬就是對皇上不敬嗎?
那普通百姓買了報紙看完之後難道要把它供起來?
然而周延儒對此很明顯早有計策。
他依舊笑著說道:
“百姓大多愚昧,大明日報的存在隻是為了讓百姓們知道朝廷的各種政令和措施,等看完大明日報之後,百姓們當然可以隨意處置。”
“說句大不敬的話,百姓們就是拿來燒紙、如廁都行,陛下深明大義,豈會和百姓計較?”
“但你周閣老不同啊!你周閣老又不是愚昧的百姓,知道這大明日報真正代表了什麼。”
“而且你應該不缺燒的紙錢和如廁的東西吧?”
“所以,像您這種人要是對大明日報不敬,那可不就是對陛下的不滿和不敬嗎?”
...........
周延儒聽到這話,一時間被氣的都說不出話來了。
因為縱使薛國觀的話很刁鑽,但意思確實是那個意思!
他根本無法反駁!
良久,周延儒甩了甩衣袖,獨自來到一邊處理起了公務!
眼看著周延儒都被薛國觀治理的服服帖帖,其他的幾位閣臣是自然更是不敢做些什麼了。
就算大明日報上麵的字再惡毒再刺眼,他們也隻能當做沒看到了........
朱慈烺回到東宮,本來是想去看看畢懋康的燧發槍研究得如何了,但轉念一想,現在才不過七點鐘,畢懋康這會兒恐怕還沒起床呢。
於是,他便打算先去休息一會兒。
然而就在這時,旁邊的宮殿中突然傳來了一陣響動。
朱慈烺眉頭微挑,好奇地問旁邊的侍衛:
“怎麼回事?誰在那裡?”
侍衛恭敬地回答道:
“是畢文軒畢大人。”
畢文軒,畢懋康的兒子,朱慈烺之前把製造玻璃的事情交給了他。
朱慈烺聽到畢文軒的名字也是微微一愣,隨即問道:
“他怎麼來得這麼早?”
侍衛搖了搖頭:
“太子殿下誤會了,畢大人並非來得早,而是從昨晚到現在,一直未曾離開過。”
朱慈烺聞言,頓時有些無語。
雖然製造玻璃的事情很著急,但也沒必要整晚熬夜不睡覺吧?
他心中雖然這麼想,但腳步卻不由自主地朝那邊走去。
透過窗戶,他果然看到畢文軒正守在爐火旁,雙眼一眨不眨地盯著眼前的爐火,神情專注得仿佛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朱慈烺稍微打量了一下,就發現製造玻璃已經進行到了最後一步。
隻要全部熔化再冷卻,就能得到玻璃了。
看到這裡,他最終還是沒有打擾畢文軒。
畢竟都已經到最後一步了,再熬一熬就能成功了。
現在看來,當初選擇畢文軒來負責製造玻璃,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回到東宮換了身方便活動的衣服,朱慈烺隨即便去禦馬監練習騎馬了,因為他不想自己將來和崇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