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按照原本的時間線,金屬肉瘤應該在八個多月後才出現。
為什麼提前了這麼多?
這一瞬間,陸恒也想到了原因。
這種金屬肉瘤隱藏在了厄爾斯通·斯特拉的地下實驗室裡,也就是說這東西應該就是他研究的那個“實驗體”。
按照原本的時間線,沒有陸恒的加入。
這次征召過來的異能者,估計還在調查澤維爾·矩陣,大概率調查不到厄爾斯通·斯特拉頭上。
就算調查到厄爾斯通·斯特拉頭上,隻要厄爾斯通·斯特拉收到信息,會第一時間撤走實驗室。
再加上造物主組織劫掠隊的存在,賽克斯文明肯定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通緝法老王隊伍上麵了。
也就是說,如果陸恒沒有出現在這裡,那麼厄爾斯通·斯特拉根本不會暴露。
自然也就沒有人能見到地下實驗室裡隱藏的金屬肉瘤實驗體。
這樣一來,金屬肉瘤實驗體不會在這個時間曝光,而是在八個月後曝光。
由於陸恒的出現,改變了原本的事件發展順序,使得金屬肉瘤實驗體提前曝光。
……
這些信息串聯起來之後,整個事件的脈絡都清楚了。
征召任務讓簡晴他們調查的深淵汙染源,就是金屬肉瘤實驗體。
而厄爾斯通·斯特拉研究的“機械惡魔”,並不是實驗室裡的那些雜魚,真正的實驗項目是金屬肉瘤。
這種金屬肉瘤是深淵肉瘤和金屬吞噬者的結合,比原本的深淵肉瘤更可怕。
深淵肉瘤本身就足夠可怕了,但這種東西有一個缺點。
它隻能吞噬有機物,通過吞噬有機物不斷生長,最終吞沒整顆行星。
如果這顆行星上沒有有機物,那深淵肉瘤就沒辦法生長。
這也是深淵肉瘤不會出現在冰原星的原因。
賽克斯文明的冰原星,氣溫常年在零下兩百度以下,根本沒有有機生命存在,隻有礦產和機械開采設備。
深淵肉瘤就算出現在第二蓋亞星,形成的危害也比較有限。
因為賽克斯文明已經進化到了機械文明後期,幾乎所有賽克斯公民都進行了機械改造。
賽克斯機械公民的身體基本以金屬材料為主,也不需要進食,隻需要充電就行。
由於不需要進食,所以賽克斯文明也沒有什麼畜牧業、種植業,不需要有機食品。
珍稀動物都圈養在動物園裡,而且數量不多。
相較於需要經常清潔的動物,賽克斯公民更喜歡機械鬥獸。
同樣的,賽克斯文明對大氣的要求也不高,活動隻消耗電力,不消耗氧氣。
所以賽克斯世界甚至不需要多少植物。
多種因素綜合下來,賽克斯文明的星球上,有機物的總量遠比藍星少。
這導致深淵肉瘤在賽克斯文明的發揮空間比較有限。
當然,這隻是相對的。
那麼大一顆行星,有機物的總量還是很多的。
如果放任深淵肉瘤不管,依舊可以吞噬整顆行星。
上一次在第二蓋亞星的時候,深淵肉瘤的擴張速度比較慢,其中一個原因是城市裡全是金屬和混凝土,沒有多少有機物。
因此,厄爾斯通·斯特拉拿到深淵肉瘤的樣本之後,啟動了一個研究項目。
而且他成功了,他用了一種全新的研究思路,將深淵肉瘤和金屬吞噬者結合起來,終於成功研究出了金屬肉瘤的實驗體。
隻不過他的研究還沒有完成,現在的金屬肉瘤實驗體還不是他最完美的作品。
按照上一世的時間線,他會在八個月後,創造出更可怕的金屬肉瘤實驗體,然後放出去,吞噬整顆皇後星。
是的。
陸恒記憶中,賽克斯文明的首都皇後星,最後是被金屬肉瘤吞沒的。
當然,期間賽克斯文明做了很多的抵抗。
皇後星畢竟是他們的政治、文化中心,賽克斯文明當然想要保住這顆行星。
隻可惜,在對抗金屬肉瘤三個月後,賽克斯文明宣布撤離皇後星。
兩個月後,也就是人類世界的深淵第三年五月,賽克斯文明定都第二蓋亞星。
皇後星陷落,也是賽克斯文明衰亡的起點。
陸恒算是間接見證了一個高等文明在深淵入侵中一點點的衰落,一步步走向終點。
而賽克斯文明衰落的起點,就是這個金屬肉瘤實驗體。
就是這名叫做厄爾斯通·斯特拉的賽克斯科學家。
陸恒有時候都分不清,賽克斯文明的衰落到底是因為深淵入侵,還是因為文明自身。
現在,提前八個月看到了金屬肉瘤,陸恒心中不由自主的生出一個想法。
或許可以改變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