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麵對鏡頭,直截了當地說
“百猴效應的結論是【心心相通】。”
“當一件從未做過的事情,在一個族群中出現以後,會迅速成為全族都會做的事,無論族群間隔多遠;”
“什麼叫【心心相通】呢?”
“顧名思義心集一切心為心,眾生心心相通相應。”
“心本俱足的各種知識技能在適當的時機開放給合適的顯化者(第一隻人猿)。”
“他的個體心最先顯現為顯相而被他的意識所知,並隨後公布於眾,這件事將逐步在群體中傳播並顯化;並無視距離。”
“對於這種傳播顯化,有兩種方式。”
“一是我們熟識的看得見的言傳身教。”
“還有一種是我們人類平常無法了解到的、看不見的以心傳心的心傳心教,即【集體潛意識】,抑或【心心相通】。”
講述到此,江哲回想了一下曆史階段的【集體潛意識】案例。
“以我們人類的文明舉例。”
“我們的曆史是這樣逐步發展起來的——”
“第一個人學會了用火,不同大洲,不同地區的原始人部落先後學會了用火,不管是天火還是燧石打擊火,抑或鑽木取火;都是這種順序。”
“第一個人學會了打製石器,不同大洲,不同地區的原始人部落先後學會了打製石器。”
“第一個人學會了播種收獲,不同大洲,不同地區的原始人部落先後學會了播種收獲。”
“然後便有了農耕文明,又有了工業革命,也有了科技發展互聯網經濟以至於現代社會。”
“我以當下現實生活中很普通的一個現象為例,電腦、手機等很多高科技的東西剛剛發明出來時。”
“那時候的人類第一次麵對電腦,會感到非常陌生,甚至還需要專門去花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去掌握學習才能熟練運用。”
隨著話落,他的表情逐漸嚴肅。
“可是呢?”
“之後短短不過十幾年二十年,以至於到2024年的今天!”
“現在新出生的孩子們,仿佛一出生就會使用電腦,手機。”
“以及更複雜的一些電子設備,他們甚至都不需要太過學習,仿佛就是簡單的看了一眼,最後便能無師自通上手就會。”
“為什麼會這樣呢?”
江哲微微一笑,指了指鏡頭,“你們的經驗!”
又指了指現場工作人員,“他們的經驗。”
最後指向了自己的大腦,“以及我的經驗。”
“你我他們的經驗經過學習後,刻印在了你我他們的基因信息之中。”
“當第一代用電器的人結婚了,他們第一代的人把使用電器的基因信息遺傳給了下一代;下一代學習電器使用時也就會愈發簡單!”
“當這個代代相傳;甚至都不需要言傳身教,隻要遺傳的代數夠高!”
“總會有人在一生下來就會說多國語言,以及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
“所以,是的,這便是人類的集體潛意識的顯化。”
“這更是心心相通感應、心傳心教的最直觀的呈現。”
“放生物遺傳學中也叫有一個名詞【隱性遺傳】,而表現遺傳則是外貌特征,隱性則是,刻在父母基因裡的知識與技術的遺傳;這便不屬於集體潛意識的範疇!”
講述到此,觀眾們與專家們忍不住喉結聳動。
若非江哲將其剖析解析,他們99%的人都以為這是常識性的內容。
一旦經過仔細一想,便察覺到裡麵的深層次的奧秘。
當世界上!
首次出現一個人類從未掌控的未知事物時。
起初階段,不管多少人前赴後繼,那件事總是極為困難的!
但隨著代數,即後代數量的遞增,那些新出生的後代似乎真的不用刻意學習,便會輕易掌握那些先祖們克服艱難才掌握的事情!
京都理科報告廳中。
大部分專家都不約而同地望向了先前提出之類言論的年輕心理學者,似乎在尋求驗證。
那年輕學者被看得有些不自在,便開口回應“是的,各位教授們,我之前確實在報告廳中說過這些。”
“這些消息可以歸根於集體潛意識的同時也可以歸根於基因層麵的遺傳。”
“當一個從未出現在現實中的真實物品出現後,第一代人確實對這些總是難以上手。”
“隨著後代的數量增加,他們會很輕鬆的學會這些。”
“但江哲這次解密的是有基因遺傳的信息層麵在裡麵;所以算不上集體潛意識的完全表現。”
此話一出,專家們紛紛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