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回複我們?”
“那是因為我們發射信號的本意是探索外星文明。”
“對我們地球人來說,我們處於科技的起步階段,是向外探索的階段——屬於報團取暖的狀態。”
直播間內的觀眾與專家們都知曉。
人類是群居生物,當一項科技發展到瓶頸時,那麼自然是需要有人提點一二。
在地球上找不到提點一二的人,那麼便隻能將目光放在地外星係的外星文明。
若對方跟地球差不多科技水平,想必在科技上有著高度共同話語。
“而那些回複我們的文明,肯定也是科技的起步階段,他們也在向外探索的階段,相當於一句話【我有求於你,你有求於我,大家相互滿足,一起進步】”
“但是問題來了!”
“比肩我們地球科技文明的外星科技文明的傳遞的方式跟我們雷同的!”
“因為科技水平相當,他們沒辦法在我們發射信號後立刻給出回複——”
“因為信號的傳遞都需要時間的傳遞,動輒光線走過的一年,二年,三年,乃至數十年,數百年。”
“什麼意思呢?”
“如果有科技文明發現我們了信號,然後又回複了我們,參考宇宙之大,我們這輩子大概率是看不見的;大概率是會在幾百年後,我們子孫的後輩會接收到那些傳回來的訊號。”
“大家看看我們地球天文發展史,我們人類的地外探索是上個世紀六七八十年代才轟轟烈烈的展開,漂亮國與前貓熊國一馬當先太空競技。”
“目前為止天文才走過四五十年,信號傳遞四五十年,也僅僅飛出了太陽係抵達銀河係而已。”
“銀河係直徑十萬光年,也就意味著我們的信號需要十萬年才能徹底離開銀河係,十萬年是多麼恐怖的時間數字;如果地球文明是在10萬年前起步的,那時候發射了信號,那信號在今天才剛剛離開銀河係;等到銀河係之外的外星文明接收到信號回複我們,又得需要十萬年後的人類才能接收到。”
“那時候,我們人類都不一定還完好無損的活在地球上,極可能進入了末日期抑或苟延殘喘之時。”
說到此處,江哲表情有些動容。
“所以啊!”
“如今的信號就連銀河係的幾萬分之一都不還沒傳出去,更彆提那些比肩我們科技文明的外星文明了。”
“他們什麼時候收到我們的信號還是個大問題,更彆提能回複我們了!”
這一連串的解釋落下,觀眾與專家們麵露沉思。
他們得出一個關鍵詞【時間】。
沒錯,正是需要時間,不是外星人沒回複,而是比肩我們地球文明的外星文明根本就沒收到信號呢!!!
人家都沒收到信號,怎麼可能回複我們?
此時,報告廳內。
一眾天文學者紛紛點頭認可。
“這是非常大眾化且認同度廣的解釋。”
“沒錯,光速的原因,限製了大部分宇宙內的文明交流。”
“如果能夠在銀河係之外開辟蟲洞,把信號直接通過蟲洞放出去,那麼想必會很快收到回複,但那隻是科幻影視裡。”
“”
講台上,華雲峰沉思著反問“隻要轉念一想,那高等文明呢?
“他們肯定更快的收到地球信號吧,為何也不回複呢?”
他將這個問題發送進彈幕,促使著越來越多的彈幕洶湧而出。
“對呀,高等文明呢?為什麼高等文明不回複我們呢?”
“低等文明收不到我們的信號,比肩我們的文明需要長時間才能收到信號;高等文明,他們肯定有前哨探測基地吧;說不定人家在銀河係內不同的地方都有【聯絡員】,就像古時候用長城狼煙進行傳遞軍事信息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