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鏡頭,江哲繼續開講:
“後來,被傳穿越者的王莽是否偽造出傳國玉璽。”
“我們不論真假,後來破一角的傳國玉璽傳至漢末,洛陽宮殿遭大火焚燒,宮人帶著玉璽逃亡不知所蹤,再次露麵是孫堅於枯井中的屍體旁獲得。”
“那時的孫堅已然是名震一時的軍閥,是否偽造出傳國玉璽,抑或希望在亂世中得到加成,畢竟認為孫堅不可能偽造的理由,是他從未見過玉璽。”
“可此時玉璽已名噪多年,有關記載定不會少。”
“聰明的祖輩們也不缺知道玉璽真實模樣的人,做一塊偽造也不是難事。”
“傳國玉璽再度標記疑團,晉朝拿到傳國玉璽後,不久就爆發八王之亂。”
“在八王之亂過程中,傳國玉璽落入遊牧民族手裡,並由後趙加刻【天命石氏】四字,又在冉魏轉了一圈,重回司馬家所有。”
“這一次的傳國玉璽的紕漏不算大,但晉末後的南北朝大亂世,傳國玉璽到底是否安然無恙地在各路政權手中更迭,就得標記一個問號。”
講述到此,江哲麵露嚴肅,
“大家都知曉,亂世的特點,是誰都認為自己將是完成大一統的天命所歸之人。”
“就跟許多開國皇帝喜歡吉兆一樣,很有可能做出許多塊玉璽,傳國玉璽曆經輾轉,終是傳到了隋朝。”
“隋朝以後,傳國玉璽被一番搶奪,當時據說要被突厥人拿下。”
“但草原民族應該沒有雕刻玉石這樣的精密手藝,若當時真的流落到突厥人之手,玉璽應該就是那一塊。”
“可盛唐則不同,李世民得位不正,導致他一直對身上沒有傳國玉璽的加成而耿耿於懷,於是派大將李靖攻打突厥,結果,真的見鬼了帶回了傳國玉璽。”
“那時候,李世民拿到傳國玉璽的消息,在民間甚至大臣眼中,他們都認為李世民手裡的玉璽的真偽有說辭——”
“大部分人們認為突厥人明知不敵,難得不會把寶貝埋在遼闊的大草原,怎麼會乖乖雙手奉上?”
“所以,盛唐時,很多大家包括大臣都認為,這隻是李世民故意借著出兵的苗頭攻打突厥,然後趁機叫人偽造了個傳國玉璽。”
隨著話落,曆史係的觀眾們紛紛點頭。
他們都知曉李世民得位不正,對傳國玉璽耿耿於懷。
但轉念一想,李世民耿耿於懷的是真傳國玉璽,而非偽造的。
所以...
盛唐時期的傳國玉璽,大概率,甚至可以篤定地說:【是真的】!
這時,江哲繼續開口解釋:
“所以,至於盛唐時期的傳國玉璽,真假倒是無所謂。”
“如果實在沒有真的傳國玉璽,那麼就令能工巧匠打造一塊,畢竟朝中有很多隋的舊臣,人家是見過真玉璽的。”
“後來,傳國玉璽在大唐待到末年,李從珂懷抱傳國玉璽自f於宮殿之中。”
“這裡,打一個標記:李從珂,懷抱傳國玉璽,自s於宮殿。”
聽到此處,聰明的觀眾們瞬間議論紛紛。
“在李從珂這裡,傳國玉璽可能是真的。”
“等等,李從珂是誰啊?”
“後唐,也就是唐朝末期之前的皇帝啊!”
“嗷嗷,懂了;你們說的【真】是不是這個【真】實際上截止在穿越者王莽的那個時間線?”
“那肯定啊,王莽那時間的傳國玉璽已經有真假說辭了,有人說太後完全摔碎了,王莽偽造了一塊;就是江老師剛才所說的一樣。”
“感謝大佬解惑!”
“...”
在觀眾們議論間,江哲表情逐漸嚴肅,繼續講解:
“此後數年都再無玉璽下落,直到宋哲宗時期——”
“據說有一農夫帶著傳國玉璽現身,後經多位學者,工匠的鑒定為真貨,可那時候的坊間之人已經都不相信這個是真貨了。”
“當時老百姓們認為宋哲宗隻不過是想宣告天選之主:【我為正統,天命認可】罷了!”
隨著話落,報告廳內的曆史學家們紛紛點頭認可。
曆朝曆代,許多皇帝都執著於傳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