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天籟校園行的官號放出了最後一組——也就是東海賽區的複選賽一輪精選剪輯。
時間有限,選取的無一不是晉級二輪的選手。
毫不意外,柯夏也在其中。
評論區裡,點讚最高的評論是發了柯夏演唱那段開始的時間戳。
與此同時,如柯夏所預料的那樣,一股節奏悄然興起。
……
翌日早上,柯夏是被姚婧依搖醒的,就連本來快結束的模擬訓練都被打斷了。
這還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接過姚婧依遞來的手機,柯夏瞥了幾眼。
“嘖……果然啊。”
一條“柯夏有沒有男朋友”的熱搜掛在了微博的第九名。
點進去一看,幾個營銷號和兩個十幾萬粉絲的所謂“樂評人”,都在玩著節奏。
無一不是“柯夏的這首新歌太好聽了”、“簡直唱到了卑微者的心坎裡”、“令人動容”等等正麵語句起頭。
小作文不到一半,就開始琢磨“柯夏得談了一場多麼痛徹心扉的戀愛才能寫出這樣的歌”。
評論區裡,有讚同的,有反駁的,也有莫名點進熱搜的圍觀群眾直接開罵“哪來的小卡拉米買熱搜”、“一眼新人炒作”等等。
有一說一,節目組是夠意思的,沒有為了流量把那個呂惠芝的點評斷章取義地放進去。
而且呂惠芝也很聰明地沒有跳出來——其實這看起來有點怪。
但總之,情況都在柯夏的預期範圍內,甚至可以說,比她想象的拉了很多。
畢竟上次就帶過“創作人男友”的節奏,對柯夏有印象的人已經打過“預防針”了。
隻有本來屁股就歪的人才會篤定“石錘”。
看熱搜詞條,是“有沒有”,這就說明了節奏沒帶到位。
水軍沒有第一時間取得大眾信任,隻能退一步帶。
“不會還是天禹吧,不都快沒了嗎?”
“怎麼可能是天禹……”
柯夏盯了姚婧依一眼,意思你還不門清嗎?
“是熠星。”
“京都那個?”
“嗯……不過這次……”
柯夏看了看對麵兩張床,降低了音量,“不用幫我。”
“為什麼?”
“我知道你有這個能力,但在京都,到了那個地步誰背後沒點人的?你想幫,或許代價會比較大吧?”
姚婧依愣了下,皺著眉:“應該不……”
“你都猶豫了,足以說明問題了。”
“……”
“沒事……戰線可能會很長,而且……也不一定是壞事。”
隨後,柯夏把備忘錄裡提前準備的文案複製到了微博。
重複檢查了兩遍,針對謠言又做了幾處修改。
澄清是肯定要澄清的,目的什麼的不談,留著不管那真的會惡心到柯夏的。
而她的文案也很簡單:
“首先聲明沒買熱搜,我一個大學生窮得打遊戲都隻敢氪月卡,哪來錢買?
本人也無奈,又得出來澄清:
1母胎solo,談戀愛不如打遊戲。
2如果寫歌就一定要有對應背景的真實經曆,那很多優秀的作品都不會存在。
這都想不通的,可以回小學重新學習下‘讀後感’是什麼意思。
3這個時代很透明,某些人想挖隨便挖。本人上大學前唯一犯過的校規,就是礙於麵子,借給同學作業抄。(老師勿怪,大家高考基本都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