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那酒量,我們不忍心,罰酒就算了。唉,你也不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旁邊這位年輕人,來自哪個院所或高校?”
沒等許總編介紹,對麵那位老專家突然站起身來,“小方,方翰民,是你嗎?你什麼時間到的?”
除了兩位當事人,包括老許在內的其他人都覺得莫名其妙。
因為第一次跟這麼多不認識的國內著名業內專家坐在一桌,方翰民不免有些忐忑,所以,他坐下後就低著頭,並沒有注意同桌的其他嘉賓。
聽見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方翰民抬起頭,馬上就認出了對方,他急忙起身跑過去,伸出雙手跟對方相握,“費教授,你也來了?你身體還好嗎?”
眾人一頭霧水,這兩人在年齡上估計要差五十來歲,怎麼跟一見如故似的?難道他倆是師生、同鄉或校友?都知道老費畢業於名校,看來這個年輕人的背景也不簡單。
就在大家迷惑不解的時候,費教授向老許征求道“許總編,我越俎代庖,先把這位年輕人向大家介紹一下,可以嗎?”
“當然可以!費教授,我也想知道,你們是怎麼認識的?”
老費示意方翰民回到自己的座位,他向大家介紹了他跟方翰民認識的大致經過,“他們那個成果技術含量很高,紅星製藥廠請了我們七個人去做鑒定,其他六個也很厲害,我說出來在座的都熟悉,據說那項成果後來得了他們省的科技進步一等獎,確實不錯。我要說的是,小方同誌在鑒定會上的表現,非常精彩!”
“費教授,能得到你的誇獎,應該相當不錯!”另一位專家附和道。
“光聽我說不行,我看了研討會議程,他好像要在會上宣讀論文,到時候你看看就知道了。”老費這樣的大專家,從來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彆人。
許總編接了過去,先對各位專家進行了介紹,然後說道“對,他要在研討會宣讀論文,如果時間允許,有可能還要做一個關於‘製藥科技發展趨勢淺析’的報告。”
其中一位專家恍然大悟地說“搞了半天,他就是在《製藥科技》連發四篇論文的作者?想不到啊!這麼年輕?”
“那幾篇論文我都看了,水平相當高。”
“幾篇論文涉及的技術,就是費教授主持鑒定的成果嗎?那項技術已經實現工業化了?令人難以置信!”
“那有什麼難以置信的?費教授說了,人家的成果都鑒定了,而且鑒定規格很高,還得了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技術太超前了,不敢想象,確實不簡單!”
“以前沒聽說過紅星製藥廠,是一家地方小企業吧?”
專家們議論紛紛,方翰民正想借此機會宣傳一下紅星製藥廠,“我們單位是一家地方國營企業,職工四千餘人,現有兩大車間,六條生產線,費教授他們親眼所見,我們二車間的所有生產線,全部采用的都是這種新工藝,效果非常好。”
說話間,豐盛的菜肴已經上桌,許總編吩咐服務員倒酒,“給每人麵前的杯子都倒滿,不限量,隨意喝。大家見麵不容易,借此機會,咱們一邊喝酒,一邊交流。”
跟一般飯局不一樣,在座的人都是技術精英,他們喝酒全憑自願,這裡沒有社交酒局上那些套路,即使代表會議主辦方的許總編,在簡短的致辭之後,也隻是象征性的提議大家共同舉杯,喝了一口就再也不帶頭倡議了。
一位年紀較輕的專家也許想找人陪他喝酒,端起酒杯說道“方科長,看上去你年齡不大,應該能喝一些酒吧?”
“多少能喝一點,李教授,認識你很榮幸,我敬你。”方翰民端著酒杯走了過來。
“哎喲,多謝多謝!咱們互敬,好嗎?”李教授站起身,跟方翰民碰杯。
李教授是某醫藥研究院的教授級高工,他像找到了酒桌上的知音,等方翰民回到自己座位後,李教授跟方翰民旁邊的嘉賓換了個座位,非要跟方翰民挨坐在一起。
剛才這杯酒是李教授主動提議的,方翰民知道來而不往非禮也,何況老李還是德高望重的專家,方翰民當然要回敬他,“李教授,雖然我酒量有限,但今天能認識這麼多國內頂級的製藥專家,讓我大開眼界,我再敬你!”
李教授也不推辭,端起酒杯暢飲了一口,然後問道“方科長,你們的成果能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說明技術等級相當高。剛才你說紅星製藥廠是一家地方國營企業,四千多人的單位,規模不算大,我想知道的是,你們這項全國首創性技術,是紅星製藥廠自主研發的嗎?”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不能簡單對待,李教授是製藥科技方麵的頂級專家,他知道這項技術的難度有多大,莫說一個規模不大的企業,即使放在他們那樣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在現階段開發這樣的技術,也存在極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