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呂布竟然對“亂世”說出的這樣一番獨特見解。
劉備怔然,低頭陷入了沉思。
這世道,對他而言到底是亂世?還是盛世?
他家境沒落,幼年貧困,有過一段難忘的記憶。
他時常從深夜餓醒,那深深的饑餓讓人無法思考,當時“活著”然後“吃飽”就是他心底最大的願望。
他少年時期織鞋販履,維持生計,有家族的叔父幫襯,他已經過的這麼艱難了。
劉備自認為自己從小曆經磨難,百折不撓,求學之後,曾持劍遊曆一段時日,突然發現自己的那段艱難時期,簡直就是狗屁。
他的幼年,簡直就是其他人夢寐以求的人生!
至少他還沒淪落到吃土……那種餓極了的狀態,真的什麼都能吃。
劉備目光逐漸堅定起來。
這就是亂世!
他要終結這狗屁亂世!!
“呂先生!!這不是盛世!!而是不折不扣的亂世煉獄!您走出去,看看這世道,餓殍遍野,十室九空!我心之痛,唯恨己之力薄,無能終結這亂世!”
劉備眼眶泛紅,怔怔地凝視著呂布,心中波濤洶湧。
而眼前這位溫和青年,卻擁有著足以扭轉乾坤的偉力。
劉備不再遲疑,猛然起身,對著呂布深深一拜,言辭懇切:
“備為這天下蒼生,鬥膽懇請呂先生出手,解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備願傾儘所有,為先生鞍前馬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隻盼能早日終結這亂世之苦,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大哥!”
關羽與張飛同時起身。
劉備卻依然保持著躬身之姿,久久不願起身。
呂布凝視著眼前意誌激昂的劉備,仿佛有一團熊熊烈焰自劉備體內騰起,幻化為一條赤色真龍,盤旋升空。呂布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難以置信的驚訝之色。
這人……憑一句話就抵達“人神界限”?
這難道才是武夫真正應有的風采?
有趣。
在一旁沉思的趙雲,忽地起身,躬身一拜:
“呂先生,封侯非我所願。我下山隻是自知一人實力有限,不足以平定亂世,故而欲尋一明主,助他終結這亂世。”
“懇請呂先生出山,拯救蒼生!雲願為先生效犬馬之勞,縱是刀山火海,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辭!”
關羽站在劉備之後,躬身一拜:“羽願為先生效犬馬之勞!”
張飛咬牙,抱拳行禮:“飛亦願為先生效犬馬之勞!”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三國”沒有那麼美好,也沒什麼值得稱道,每一個英雄豪傑都是踩著累累屍骨,楊瑾終於醒悟:
“呂先生,這不是盛世啊!”
“這不過是死了數千萬人,也沒出好結果的亂世凶年,懇請先生出山,儘快一統山河,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瑾雖不才,願為先生效犬馬之勞!”
楊瑾深深一拜。
呂布能將一城之地治理成盛世,身有翻天覆地之偉力卻能克己慎獨,又對世道看的如此透徹,顯然不是大字不識的莽夫。
此行,唯有一片赤誠,方有可能打動呂布出山快速終結這狗屁亂世。
無憂見此一幕,靜靜望向仍然端坐的呂布,她沒有開口勸說。
“拯救蒼生?”
呂布對此並無太大興致,他的目光悠然掠過眾人頭頂。
一股堅韌不拔的意誌正在緩緩升華,呂布眼眸之中金光一閃而逝,他清晰地捕捉到了眾人頭頂浮現的字跡。
劉備的頭頂,兩個字熠熠生輝——“仁”與“烈”!
關羽的頭頂,同樣有兩個字閃耀——“忠”與“義”!
張飛的頭頂,一個字赫然在目——“猛”!
趙雲的頭頂,則是——“膽”與“勝”兩字交相輝映。
而楊瑾的頭頂,簡簡單單,隻有一個字——“春”!
這是……本命字?
呂布看著久久不起身的眾人,臉上微微一笑。
“然後呢?”
“呃……”
楊瑾抬頭與呂布眼眸對視。
“然後……呂先生當為太平天子……”
“我說的是,待到天下一統之後,又該當如何?”呂布打斷道。
“無剝削壓迫,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人人自由幸福。”
楊瑾雙目放出光芒,自信滿滿,他心中還有很多改善民生的奇思妙想,隻要統一天下,便可大展身手。
“瑾雖不才,敢向先生鄭重許諾,那個盛世一定會比現在好上百倍,乃至千倍。”
“哦?那之後呢?”呂布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