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斛律羌舉堯雄宋顯王則慕容紹宗薛循義叱列平步大
汗薩慕容儼
張瓊,字連德,代人也。少壯健,有武用。魏世自蕩寇將軍為朔州征虜府外
兵參軍,隨葛榮為亂。榮敗,爾朱榮以為都督。討元顥有功,除汲郡太守。建明
初,為東道尉勞大使,封行唐縣子,邑三百戶。轉太尉長史。出為河內太守,除
濟州刺史。爾朱兆敗,歸高祖,遷汾州刺史。天平中,高祖襲克夏州,以為尉勞
大使,仍留鎮之。尋為周文帝所陷,卒。贈使持節、燕恒雲朔四州諸軍事、大將
軍、司徒公、恒州刺史。有二子。長忻,次遵業。
忻,普泰中為都督,隨爾朱世隆。以功尚魏平陽公主,除駙馬都尉、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建州刺史、南鄭縣伯。瓊常憂其太盛,每語親識曰:“凡人官爵,
莫若處中,忻位秩太高,深為憂慮。”而忻豪險放縱,遂與公主情好不協,尋為
武帝所害,時稱瓊之先見。
遵業,討元顥有功,封固安縣開國子,除寧遠將軍、雲州大中正。天平中,
除清河太守,尋加安西將軍、建州刺史。武定中,隨儀同劉豐討侯景,為景所擒。
景敗,殺遵業於渦陽。喪還,世宗親自臨吊,贈並肆幽安四州軍事、開府儀同三
司、並州刺史。
斛律羌舉,太安人也。世為部落酋長。父謹,魏龍驤將軍、武川鎮將。羌舉
少驍果,有膽力。永安中,從爾朱兆入洛,有戰功,深為兆所愛遇,恒從征伐。
高祖破兆,方始歸誠。高祖以其忠於所事,亦加嗟賞。天平中,除大都督,令率
步騎三千導眾軍西襲夏州,克之。後從高祖西討,大軍濟河,集諸將議進趣之計。
羌舉曰:“黑獺聚凶黨,強弱可知,若欲固守,無糧援可恃。今揣其情,已同困
獸,若不與其戰,而逕趣鹹陽,鹹陽空虛,可不戰而克。拔其根本,彼無所歸,
則黑獺之首懸於軍門矣。”諸將議有異同,遂戰於渭曲,大軍敗績。
天平末,潁川人張儉聚眾反叛,西通關右,羌舉隨都督侯景、高昂等討破之。
元象中,除清州刺史,封密縣侯。興和初,高祖以為中軍大都督,尋轉東夏州刺
史。時高祖欲招懷遠夷,令羌舉使於阿至羅,宣揚威德,前後稱旨,甚被知賞。
卒於州,時年三十六。高祖深悼惜之。贈並恒二州軍事、恒州刺史。
子孝卿,少聰敏幾悟,有風檢,頻曆顯職。武平末,侍中、開府儀同三司,
封義寧王,知內省事,典外兵、騎兵機密。是時,朝綱日亂,政由群豎。自趙彥
深死,朝貴典機密者,唯孝卿一人差居雅道,不至貪穢。後主至齊州,以孝卿為
尚書令。又以中書侍郎薛道衡為侍中,封北海王。二人勸後主作承光主詔,禪位
任城王,令孝卿齎詔策及傳國璽往瀛州。孝卿便詣鄴城,歸於周武帝,仍從入長
安,授納言上士。隋開皇中,位太府卿,卒於民部尚書。
代人劉世清,祖拔,魏燕州刺史;父巍,金紫光祿大夫。世清武平末侍中、
開府儀同三司,任遇與孝卿相亞。情性甚整,周慎謹密,在孝卿之右。能通四夷
語,為當時第一。後主命世清作突厥語翻《涅槃經》,以遺突厥可汗,敕中書侍
郎李德林為其序。世清隋開皇中卒於開府、親衛驃騎將軍。
堯雄,字休武,上黨長子人也。祖暄,魏司農卿。父榮,員外侍郎,雄少驍
果,善騎射,輕財重氣,為時輩所重。永安中,拜宣威將軍、給事中、持節慰勞
恒燕朔三州大使。仍為都督,從叱列延討劉靈助,平之,拜鎮東將軍、燕州刺史,
封城平縣伯,邑五百戶。
義旗初建,雄隨爾朱兆敗於廣阿,遂率所部據定州以歸高祖。時雄從兄傑,
爾朱兆用為滄州刺史,至瀛州,知兆敗,亦遣使歸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誠款,
便留傑行瀛州事,尋以雄為車騎大將軍、瀛州刺史以代傑,進爵為公,增邑五百
戶。於時禁網疏闊,官司相與聚斂,唯雄義然後取,複能接下以寬恩,甚為吏民
所懷附。
魏武帝入關,雄為大都督,隨高昂破賀拔勝於穰城。周旋征討三荊,仍除二
豫、揚、郢四州都督、豫州刺史。元洪威據潁州叛,民趙繼宗殺潁川太守邵招,
據樂口,自稱豫州刺史,北應洪威。雄率眾討之,繼宗敗走。民因雄之出,遂推
城人王長為刺史,據州引西魏。雄複與行台侯景討平之。梁將李洪芝、王當伯襲
破平鄉城,侵擾州境。雄設伏要擊,生擒洪芝、當伯等,俘獲甚眾。梁司州刺史
陳慶之複率眾逼州城,雄出與戰,所向披靡,身被二創,壯氣益厲,慶之敗,棄
輜重走。後慶之複圍南荊州,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麵重鎮,因其空虛,攻之
必克,彼若聞難,荊圍自解,此所謂機不可失也。”遂率眾攻之,慶之果棄荊州
來。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鎮將苟元廣,兵二千人。梁以元慶和為魏王,侵擾南
城。雄率眾討之,大破慶和於南頓。尋與行台侯景破梁楚城。豫州民上書,更乞
雄為刺史,複行豫州事。
潁州長史賀若徽執刺史田迅,據州降西魏,詔雄與廣州刺史趙育、揚州刺史
是雲寶等各總當州士馬,隨行台任延敬並勢攻之。西魏遣其將怡鋒率眾援之,延
敬等與戰失利。育、寶各還本州,據城降敵。雄收集散卒,保大梁。周文帝因延
敬之敗,遣其右丞韋孝寬等攻豫州。雄都督郭丞伯、程多寶等舉豫州降敵,執刺
史馮邕並家屬及部下妻子數千口,欲送之長安。至樂口,雄外兵參軍王恒伽、都
督赫連俊等數十騎從大梁邀之,斬多寶,拔雄等家口還大梁。西魏以丞伯為潁川
太守,雄仍與行台侯景討之。雄彆攻破樂口,擒丞伯。進討懸瓠,逐西魏刺史趙
繼宗、韋孝寬等。複以雄行豫州事。西魏以是雲寶為揚州刺史,據項城;義州刺
史韓顯據南頓。雄複率眾攻之,一日拔其二城,擒顯及長史丘嶽,寶遁走,獲其
妻妾將吏二千人,皆傳送京師。加驃騎大將軍。仍隨侯景平魯陽,除豫州刺史。
雄雖武將,而性質寬厚,治民頗有誠信,為政去煩碎,舉大綱而已。撫養兵
民,得其力用。在邊十年,屢有功績,豫人於今懷之。又愛人物,多所施與,賓
客往來,禮遺甚厚,亦以此見稱。興和三年,征還京師,尋領司、冀、瀛、定、
齊、青、膠、兗、殷、滄十州士卒十萬人,巡行西南,分守險要。四年,卒於鄴,
時年四十四。贈使持節、都督青徐膠三州軍事、大將軍、司徒公、徐州刺史,諡
武恭。子師嗣。
雄弟奮,字彥舉。解褐宣威將軍、給事中,轉中堅將軍、金紫光祿大夫,賜
爵安夷縣子。從高祖平鄴,破爾朱兆等,進爵為伯。出為南汾州刺史,胡夷畏憚
之。西魏行台薛崇禮舉眾攻奮,與戰,大破之,崇禮兄弟乞降,送於相府。轉奮
驃騎將軍、左光祿大夫、潁州刺史,卒。贈兗豫梁三州諸軍事、司空、兗州刺史。
雄從父兄傑,字壽。性輕率,嗜酒,頗有武用。曆給事中、羽林監。從高祖
破紇豆陵步藩有功,除鎮東將軍。封樂城縣伯,邑百戶。出為滄州刺史。屬義兵
起,歸高祖。從平鄴及破爾朱兆,進爵為侯。後為都督,率眾隨樊子鵠討元樹於
譙城,平之。仍除南兗州,多所取受,然性果決,吏民畏之。尋加行兗州事。元
象初,拜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進爵為公。出為磨城鎮大都督,轉安州刺史,
卒於州。贈使持節、滄瀛二州諸軍事、尚書右仆射,滄州刺史,諡曰(闕。
宋顯,字仲華,敦煌效穀人也。性果敢,有乾用。初事爾朱榮為軍主,擢為
長流參軍。永安中,除前軍、襄垣太守,轉榮府記室參軍。從平元顥,加平東將
軍。榮死,世隆等向洛,複以顯為襄垣太守。普泰初,遷使持節、征北將軍、晉
州刺史。後歸高祖,以為行台右丞。樊子鵠據兗州反,前西兗州刺史乙瑗、譙郡
太守辛景威屯據五梁,以應子鵠。高祖以顯行西兗州事,率眾討破之,斬瑗,景
威遁走。拜西兗州刺史。時梁州刺史鹿永吉據州外叛,西魏遣博陵王元約、趙郡
王元景神率眾迎接。顯勒當州士馬邀破之,斬約等,仍與左衛將軍斛律平共會大
梁。拜儀同三司。在州多所受納,然勇決有氣乾,檢禦左右,鹹能得其心力。及
河陰之戰,深入赴敵,遂沒於行陣。贈司空公。
顯從祖弟繪,少勤學,多所博覽,好撰述,魏時,張緬《晉書》未入國,繪
依準裴鬆之注《國誌》體,注王隱及《中興書》。又撰《中朝多士傳》十卷,
《姓係譜錄》五十篇。以諸家年曆不同,多有紕繆,乃刊正異同,撰《年譜錄》,
未成,河清五年並遭水漂失。繪雖博聞強記,而天性恍惚,晚又遇風疾,言論遲
緩。及失所撰之書,乃撫膺慟哭曰:“可謂天喪予也!”天統中卒。
王則,字元軌,自雲太原人也。少驍果,有武藝。初隨叔父魏廣平內史老生
征討,每有戰功。老生為朝廷所知,則頗有力。初以軍功除給事中,賜爵白水子。
後從元天穆討邢杲,輕騎深入,為杲所擒。元顥入洛,則與老生俱降顥,顥疑老
生,遂殺之。則奔廣州刺史鄭先護,與同拒顥,顥敗,遷征虜將軍,出為東徐州
防城都督。
爾朱榮之死也,東徐州刺史斛斯椿其枝黨,內懷憂怖,時梁立魏汝南王悅為
魏主,資其士馬,送境上,椿遂翻城降悅,則與蘭陵太守李義擊其偏師,破之。
魏因以則行北徐州事,後隸爾朱仲遠仲遠敗,始歸高祖。仍加征南將軍、金紫光
祿大夫。初隨荊州刺史賀拔勝,後從行台侯景,周旋征討,屢有功績。天平初,
行荊州事,都督三荊、二襄、南雍六州軍事,荊州刺史。則有威武,邊人畏服之。
渭曲之役,則為西師圍逼,遂棄城奔梁。梁尋放還,高祖怒而不責。元象初,除
洛州刺史。則性貪婪,在州取受非法,舊京諸像,毀以鑄錢,於時世號河陽錢,
皆出其家。武定中,複隨侯景西討。景於潁川作逆,時則鎮柏崖戍,世宗以則有
武用,征為徐州刺史。景既南附,梁遣貞陽侯蕭明率大眾向徐州,以為影響,堰
泗水灌州城。則固守曆時,而取受狼藉,鎖送晉陽,世宗恕其罪。武定七年春,
卒,時年四十八。贈青齊二州軍事、司空、青州刺史,諡曰烈懿。
則弟敬寶,少曆顯位。後為東廣州刺史,與蕭軌等攻建業,不克,沒焉。
慕容紹宗,慕容晃第四子太原王恪後也,曾祖騰,歸魏,遂居於代。祖都,
岐州刺史。父遠,恒州刺史。紹宗容貌恢毅,少言語,深沉有膽略。爾朱榮即其
從舅子也。值北邊撓亂,紹宗攜家屬詣晉陽以歸榮,榮深待之。及榮稱兵入洛,
私告紹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驕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難製馭。吾欲因百官
出迎,仍悉誅之,爾謂可不?”紹宗對曰:“太後臨朝,淫虐無道,天下憤惋,
共所棄之。公既身控神兵,心執忠義,忽欲殲夷多士,謂非長策,深願三思。”
榮不從。後以軍功封索盧縣子。尋進爵為侯。從高祖破羊侃,又與元天穆平邢杲,
累遷並州刺史。
紇豆陵步藩逼晉陽,爾朱兆擊之,累為步藩所破,欲以晉州征高祖共圖步藩。
紹宗諫曰:“今天下擾擾,人懷覬覦。正是智士用策之秋。高晉州才雄氣猛,英
略蓋世,譬諸蛟龍,安可借以雲雨!”兆怒曰:“我與晉州推誠相待,何忽輒相
猜阻,橫生此言!”便禁止紹宗,數日方釋。遂割鮮卑隸高祖。高祖共討步藩,
滅之。及高祖舉義信都,兆以紹宗為長史,又命為行台,率軍壺關,以抗高祖。
及廣阿、韓陵之敗,兆乃撫膺自咎,謂紹宗曰:“比用卿言,今豈至此!”
兆之敗於韓陵也,士卒多奔,兆懼,將欲潛遁。紹宗建旗鳴角,招集義徒,
軍容既振,與兆徐而上馬。後高祖從鄴討兆於晉陽,兆窘急,走赤谼嶺,自縊而
死。紹宗行到烏突城,見高祖追至,遂攜榮妻子及兆餘眾自歸。高祖仍加恩禮,
所有官爵並如故,軍謀兵略,時參預焉。
天平初,遷都鄴,庶事未周,乃令紹宗與高隆之共知府庫圖籍諸事。二年,
宜陽民李延孫聚眾反,乃以紹宗為西南道軍司,率都督厙狄安盛等討破之。軍還,
行揚州刺史,尋行青州刺史。丞相府記室孫搴屬紹宗以兄為州主簿,紹宗不用。
搴譖之於高祖,雲:“慕容紹宗嘗登廣固城長歎,謂其所親雲‘大丈夫有複先業
理不’。”由是征還。元象初,西魏將獨孤如願據洛州,梁、潁之間,寇盜鋒起。
高祖命紹宗率兵赴武牢,與行台劉貴等平之。進爵為公,除度支尚書。後為晉州
刺史、西道大行台,還朝,遷禦史中尉。屬梁人劉烏黑入寇徐方,令紹宗率兵討
擊之,大破,因除徐州刺史。烏黑收其散眾,複為侵竊,紹宗密誘其徒黨,數月
間,遂執烏黑殺之。
侯景反叛,命紹宗為東南道行台,加開府,轉封燕郡公,與韓軌等詣瑕丘,
以圖進趣。梁武帝遣其兄子貞陽侯淵明等率眾十萬,頓軍寒山,與侯景掎角,擁
泗水灌彭城。仍詔紹宗為行台,節度三徐、二兗州軍事,與大都督高嶽等出討,
大破之,擒淵明及其將帥等,俘虜其眾。乃回軍討侯景於渦陽。於時景軍甚眾,
前後諸將往者莫不為其所輕。及聞紹宗與嶽將至,深有懼色,謂其屬曰:“嶽所
部兵精,紹宗舊將,宜共慎之。”於是與景接戰,諸將持疑,無肯先者,紹宗麾
兵徑進,諸將從之,因而大捷,景遂奔遁。軍還,彆封永樂縣子。初,高祖末,
命世宗雲:“侯景若反,以慕容紹宗當之。”至是,竟立功效。
西魏遣其大將王思政入據潁州,又以紹宗為南道行台,與太尉高嶽、儀同劉
豐等率軍圍擊,堰洧水以灌之。時紹宗頻有凶夢,意每惡之。乃私謂左右曰:
“吾自年二十已還,恒有蒜發,昨來蒜發忽然自儘。以理推之,蒜者算也,吾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