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指謬_冒姓琅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0章 指謬(1 / 2)

王揚背誦的是女子交給他的《南蠻通考》中的內容。南蠻是對當時南方各個蠻族的統稱。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自古南方化外之族,皆稱為“蠻”。

江南山林密布,水網縱橫,期間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蠻人部族。不管他們是否屬於同一種落,也不管他們語言是否相同,反正在中央王朝的眼中,統統都屬於“南蠻”。

雖然南朝在江南立國已久,但勢力卻始終不能周遍,甚至在某些特定的區域,蠻族的人口數要超過當地官府在籍的人口!

以南齊為例,南齊二十二州,三百八十五郡,有蠻族分布的地區要占到百分之四十左右。

人數雖眾,但心不齊,部落多如牛毛。相互之間,不僅互不統屬,還常有仇怨。這對於朝廷當然是一件大幸事。因為如果所有南蠻都是同一部族,和睦聯盟,然後還分布如此之廣,那一旦起事,規模恐怕不會小於黃巾之亂。

儘管沒有如此大規模的叛亂,但各地開花,也是麻煩不斷。小一點的殺劫行人,搶掠財物;大一點的斬關奪隘,攻城掠地。屢屢需要朝廷出兵平息。

平息也不容易,一來蠻人居無定址,多藏於老林深山、重阻窮穀之中。兵多則不易行,兵少則戰不力;二來就算能保證後勤,又肯斬山開道,但蠻人見大軍攻至,便逃竄而走,要麼隨山散居,要麼逃到人跡罕至處,大大增加了平叛成本。

《南蠻通考》便是考述南蠻之事,這沒有署名的作者顯然極是博覽,旁征博引,又有提綱挈領之能,詳略得當。從春秋開始講起,一直講到現在,把紛亂複雜的南蠻史事鉤沉得明白曉暢,條理清晰。說一個“通”字不是妄言。

更難得的是此作者還極有見識,敘史之外,常發議論,不是那種虛無縹緲的道德陳言,而是縱論得失,條陳建議,發人深思,總有洞見。有時一兩句辛辣點評之語,直切要害,看得王揚拍案叫絕。

但在如此炎熱的天氣下,便是再好看的書,王揚也背得煩了,隻想趕快應付了事,然後回家衝涼。

此時侍女給蕭寶月端來一份冰碗。王揚眼巴巴地看著蕭寶月慢條斯理地舀起碗中雪白之物,然後愜意地放入口中,看樣子似乎是銀耳?

他隻覺喉中發乾,咽了口口水,停止背誦,不滿道:“怎麼說我們現在也是合作,不讓進屋就算了,還吃獨食,有點說不過去吧。真就不給我上一份嗎?”

蕭寶月眼都不抬一下,青碧色的小勺挑著桂圓,隨口道:“‘四郡皆平’之後漏了一大段評議的話,我還沒說你,你反倒抱怨起來了。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背漏了那麼多字,無能已甚,還好意思提要求?”

王揚一想,好像確實背漏了一段,但這女人態度實在讓人不爽,王揚不願在她麵前示弱,麵不改色地說道:“不是我背漏了一段,而是那段寫得有錯誤,所以我略過不提。”

蕭寶月冷笑:“你指摘完古文尚書,又來指摘我的書,怎麼不直接說書是假的?”

“你的書?這是你寫的?”王揚頓時高看了蕭寶月一眼。

這女人原來不隻會陰謀詭計,史學功夫不錯呀!

“怎麼,我不能寫書?”

蕭寶月微微抬起下頜,美眸中帶著些許戲謔與自得,問王揚道:“是不是很佩服我?”

如果換做其他人寫,那王揚會大讚一番,但既然是這女人寫的......

“雖然有些錯誤,但總體來說,寫得很不錯。”

王揚其實很想懟蕭寶月,可他不願昧著良心把好書批得一文不值,所以想了想,還是給出了公正的評價。

王揚自以為評得公正,可在蕭寶月聽來,卻十分可笑。

一個儒生而已,居然也敢置喙自己這經世之書有錯?懂蠻學嗎?通史法嗎?不會以為讀了《春秋》、《左傳》便可談史;通了《尚書》、《公羊》,便能治國吧。嗯......好像不少儒生還真是這麼想的。和那些自以為寫了幾篇辭藻華豔的詩賦便有能力執政安邦的才子們一樣白癡。

她輕笑一聲,小勺攪動著冰碗,語氣微嘲:“那就請我們‘王大才子’指點一下,我哪裡寫錯了?”

王揚也不客氣:“就拿剛才我沒背的那段說吧,你那段評論說蜀中平蠻兩大役,一是司馬錯入蜀,二是諸葛亮南征......”


最新小说: 強扭的校草酸又澀,重生她不追了 誰讓他塌房的!又騷又強還變態 頂級橫練天賦,你讓我玩大狙? 斬妖吞孽,北極驅邪! 穿越後,我隻能痛揍國足 苟命魔門:我靠氪命成大佬! 快穿:我,黑心蓮,專治白眼狼 大明國醫:從九族危機到洪武獨相 同時穿越:俺尋思這挺合理! 女尊:戀愛可以,得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