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源感知”視角下,薑尋能清晰的通過書中提到的方式,觀測到兩者的基本結構。
但真要讓他模擬的話
難度太高了!
因為是“高度變異元素”的緣故,兩種元素結構的複雜程度遠遠不是那些基礎的“水火木土”能比的。
想要模擬它們的難度,就如同在還沒學會走路時,直接學習“小天鵝”一樣。
薑尋簡單估計了一下,如果模仿基礎元素的難度是1的話,那模仿“燃魂之火”的難度至少有10。
而模仿“黯蝕”那難度最少要100往上了。
所以薑尋僅僅看了一眼便放棄了對“黯蝕”的模擬。
深呼出一口氣,他伸手扯了扯衣領上的帶子,隨後從柔軟的“百變沙發”中跳了出來。
“10就10,總比完全沒有進展要強!”
做完了自己的思想工作之後,薑尋沒有耽擱,立刻低下頭開始認真研究起“燃魂之火”的構造
一下午的時間很快便過去。
長時間持續使用“魔源感知”,讓薑尋的雙眼仿佛被無數細小的砂礫反複研磨,酸澀腫脹越發嚴重。
他揉了揉眼睛,緩緩走到窗邊,眺望遠方。
夕陽的餘暉灑在不遠處的矮山中,給整個山體披上了一層溫暖的橘紅色外衣,可他的內心卻滿是焦慮與疲憊。
窗台上,那瓶“燃魂之火”在夕陽的映照下,暗紅色的火苗輕輕搖曳,仿佛在無聲地嘲笑薑尋的徒勞。
整整六個小時,他反複嘗試從不同角度解析火焰的元素結構。
精神力在高頻運轉中逐漸枯竭,魔力也如沙漏般快速流逝——
為了維持感知狀態,他已經吃掉了十分之一的奶糖存貨。
即便如此,眼前這團火焰依然像籠罩在迷霧中的迷宮,每一次看似接近真相的探索,最終都以碰壁告終。
“又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薑尋歎了口氣。
“靈魂之火”的複雜程度遠超他的想象,想要成功模擬,估計還需要大量的時間慢慢鑽研才行。
翻開魔法書,薑尋在每日計劃表上鄭重寫下“元素模擬”四個字。
這項工作被安排在“近衛魔偶研究”與“戰爭魔偶創新”之後。
每天固定兩小時。
此刻的計劃表上,各項事務已經精確到分鐘,密密麻麻的安排勾勒出他充實卻疲憊的日常。
不過這也正是薑尋選擇的道路。
他所掌握的能力中,不論是“魔偶術”、“星靈幻軌術”,還是剛剛學會的“元素模擬”都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學習,才能緩慢提升的能力。
就連“魔力矩陣”這種軟實力,也需要日複一日的鑽研。
這些能力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雖然短期內難以帶來肉眼可見的實力增長。
但它們擁有著驚人的上限,並且幾乎不受環境和資源的限製。
這與大多數的求生者的做法都不同。
現階段,多數人提升實力的方式還主要集中在“外在”的路徑上。
有人通過收集各種各樣的“果實”專注提升四維屬性。
有人通過收集資源,積累財富來換取強力的裝備。
甚至還有人通過收集大量的一次性卷軸以及各種各樣的防禦設施來保護自己的庇護所。
基本都是依靠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