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不敢求皇上收回成命。
隻盼著能隨在愛女身側,照顧她一應起居。
再想不到嫡額娘跟額娘竟是為此進宮的烏那希愣,整顆心都像被泡在暖蜜水裡一樣。
熱乎乎,甜滋滋的。
[難怪那歌裡唱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上輩子我沒有那個緣分,這輩子上天居然補了我兩份?]
[哇,幸福啊!]
[能帶著記憶投胎的研究僧,果然得天獨厚……]
原還在互彆苗頭的福晉與宋氏愣,嫌棄地看了看對方。再瞧瞧小家夥那如獲至寶的小表情,兩人可什麼爭搶的心氣兒都沒了。
算了算了,小家夥高興最重要。
並列就並列吧。
求太後娘娘幫忙,兩個都能去自然好。不成的話,隨便哪個去,都能最大程度上照顧好小寶貝。
她們算盤打得倒是精,但太後是那辛辛苦苦出頭卻為旁人做嫁衣的善良之人嗎?
不,她不是啊!
她隻會尷尬又不失禮貌地將點心放回去,長歎一口,說起自己那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一生。
“說句不怕你們笑話的,當初哀家進宮就是因為元後被廢,滿蒙之間需要一條新的維係聯姻的紐帶。太皇太後跟先帝意見相左,哀家也連帶著不得好顏色。”
“後來董鄂氏入宮,半年晉升到皇貴妃。誕下子嗣後,就更不得了了。”
“先帝堅持廢後,一度連中宮箋表都停了。要不是那孩子命短,董鄂氏福薄,連先帝都……哪有哀家如今光景?”
四福晉跟宋氏連連賠情,悔不該讓太後想起傷心事。
烏那希則緊張的連點心都不吃了,大眼睛一瞬不瞬盯著皇太後。
等著她曝光清朝四大謎案之──順治之死。
那小樣兒,活脫脫瓜田裡的小猹崽兒。
可愛的喲!
讓太後到了嘴邊的話都不由收住,再不肯說半句。
都留著等小家夥再長大些,口齒更伶俐些,整天烏庫媽媽長烏庫媽媽短地撒嬌來換。
現在?
打發走了忐忑不安又失落不已的四福晉跟宋氏後,太後娘娘就傳了太醫。
嚇得康熙立即放下折子,趕來寧壽宮請安。
太後輕歎:“讓皇上擔心了,哀家無甚大礙。隻是昨夜夢著太皇太後,想著當初伺候在她老人家身側的日子,不免有些傷懷罷了。”
“可憐她老人家為大清辛苦操勞一輩子,至今還……”
康熙軟語安慰,親手奉了安神湯。
母賢子孝了好一陣,太後才有些欲言又止。
康熙笑:“皇額娘有什麼事兒儘管吩咐,但凡不是什麼影響大清的軍國要事,兒子無不應承。”
皇太後好生感動,連誇了好幾句。
然後才說自打太皇太後仙逝,她無一刻不想念。不知道此番謁陵她能否有幸跟隨,也往暫安奉殿給她老人家上炷香,燃幾張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