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
馬齊那操作太騷,太讓人無法理解了。
滿朝八大姓之一,堂堂一品大員。
奉聖旨前往鄰國商量邊境問題,這是多麼大的信任啊?
誰能想到他能因為幾張貂皮就被敵國收買,透露了大清的底線。以至於好好的領土拱手讓人,整個被記在敵國的史書上?
隻想一想,康熙都覺得臉上臊得慌,恨不得把整個富察氏都哢擦了。
唯獨再想想乖孫女說過的,富察家那些其餘的優秀後輩們,才能勉強平息心中怒火的樣子。
這晃神間,康熙都沒注意到乖孫女舉完例後沒再想具體怎麼勸他。
也沒開口說哪怕一句話,就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他。
像是在等他做個最後決斷般。
聽不到更多有用的,康熙也就不再耽擱。轉而隨口點名,三兩下就使人把剛剛叫囂最歡的幾個按在了地上打板子。
理由?
嗬嗬。
康熙冷笑:“自睿親王多爾袞奉先帝聖駕入關以來,皇考就一直強調要以天下為公,視滿蒙漢一體。朕雖不才,皇考之命卻也片刻不敢或忘。親政以來,亦一直篤行之。”
“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爾等如今這般言語,豈非在蓄意挑起事端,挑起滿蒙漢之間的矛盾?”
這話一出,剛剛還說一心為大清,昭昭可鑒日月的那些人集體傻眼。
頃刻間,就原地秒變撥浪鼓。
一個個瘋狂搖頭,言說自己絕沒有這方麵的意思。隻是大清入關以來,一直有歹人假前明後裔之名行造反之事。
前前後後的,有不少愚昧百姓被蠱惑加入。
他們……
他們也是擔心社稷安危!
就算言語間有什麼不恰當,忠心也是有的。
這都不用康熙開口,弘暉都能好奇問一句:“既然如此,諸位大人不去溯本追源,找到那些亂臣賊子。卻苦口婆心勸阻皇瑪法,意圖使他老人家不再發展火器是何道理?”
“連我這小孩都知道,堵不如疏啊!”
“到底百聞不如一見,剛剛這連珠火銃的威力大家可都是有目共睹。確實,皇瑪法九五至尊,一言九鼎。一聲令下後,大清自可以不研究相關火器,繼續弓馬統治天下。可皇瑪法能管得住本國,還能管得住鄰國嗎?”
眼看小家夥越說越大膽,四阿哥趕緊厲聲喝止:“弘暉,你閉嘴!如此場合,哪有你這小娃娃胡言亂語的……”
後麵的道理二字還沒說完,他就遭遇了來自自家皇阿瑪的眼刀子:“你才要閉嘴呢!”
康熙冷哼,再看乖孫子的目光卻格外柔和:“暉兒莫管他,你繼續說!”
“是。”
弘暉大大方方打了個千兒:“孫兒謹遵皇瑪法之命。孫兒人小,也沒讀過許多書。隻覺得兩國有的時候一如兩人,相關的土地、人口、經濟等則如糧食,是維持人的生存所需。所以要戰爭,有掠奪。”
“兩人體型相差太大,其中一方注定要被欺負的,而武器可以彌補體型上的差距。以準噶爾汗國跟大清為例,對方才多少土地、多少人口?可就是因為有火氣之利,就敢頻頻擾邊,累皇瑪法三度出征,幾成大清心腹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