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落,他還要示意殿前太監把人抱出去。
可康熙都還老神在在地坐著呢,誰會聽他的呀?
烏那希更是直接給他做了個鬼臉:“略略略,皇瑪法還在,三伯就要越過他處置他最心愛的乖孫女,三伯你這是不是越俎代庖,欺君罔上?”
[哼哼,不就是扣帽子嗎?誰還不會呢!再為了一己私利胡攪蠻纏,置國家利益於度外,看本公主怎麼小毛病大挑,給你羅織好多好多罪名。]
[哼!]
[摟朝鮮打倭國這麼好的機會,誰都彆想在中間插科打諢。否則……否則本公主就讓你們看看什麼叫真正的胡攪蠻纏。報仇加上絕後患,本公主是認真的。]
這麼小的小家夥都知道忠心為國,想方設法的為朝廷開疆拓土。
偏偏有些人啊,眼裡就芝麻綠豆大的一點點。
滿腦子爭權奪利。
康熙特彆嫌棄的瞪了三阿哥一眼:“對呀,按照咱們福襄的說法,你豈不也是大逆不道?”
三阿哥臉色一白:“皇阿瑪您明鑒,兒子絕無此意。隻是過於關心朝廷跟朝鮮戰局,所以才一時心急了些。您……”
嗬。
康熙擺手:“有些冠冕堂皇的話就不必說了吧?朕知道,不獨你,在場許多朝臣都覺得朕對朝鮮全麵打擊有些小題大作,任命十四做這個主帥更是欠思量。”
諸皇子與群臣等忙不迭跪下,連說不敢。
做都做了,哪有什麼不敢?
康熙冷笑也不說什麼大國威嚴,對周邊各國震懾等等了,直接把大半朝臣都趕了出去,隻留下一些重要崗位上的臣子與頗有影響力的宗室勳貴。
一張倭國跟朝鮮的金銀礦脈圖甩在他們臉上。
出處?
那自然是九阿哥以海貿為名,辛辛苦苦使人打聽到的。
保真,保準。
若能全部拿下,大清日後再無金銀錢財之慮。
瞬間,整個大殿都為之一靜。
太子感覺自己喉嚨都有些發啞:“所以,十四弟也是知道這事兒,才堅決不能給對方留下任何和談可能?”
康熙一點頭,太子和三阿哥都要碎了。
您早說啊!
早知道是這個理由,老十四彆說殺一個使者,就算直接過去把朝鮮王宮給轟了,他們也得搖旗呐喊說他是個好弟弟,好兒子。
替他們這些當兄長的做了想做而又隔山隔水做不到的事情,狠狠替皇阿瑪出了口惡氣。
也讓四海鄰國都知道,咱大清也不是好惹的。
敢拿咱們大清當傻子忽悠,就得做好被滅國的準備。
那歌功頌德的話多著呢,何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