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那希點頭如搗蒜:“對呀,對呀,就是您說的。您第一次出海回來之後,特彆特彆特彆的興奮。日常跟叔伯們宴飲,不醉不歸。然後……”
小公主撇嘴,一臉的一言難儘:“九叔喝多了之後就很不一般,不是一般的能說。特彆喜歡跟侄女說出海後的種種見聞。”
“您一覺醒來之後倒是忘了個乾乾淨淨,侄女卻一字一句都牢牢給您記著呢!”
還會順便添枝加葉一下。
要不是九阿哥一心沉迷賺錢,後來又多加了一個買糧食的重責大任。根本就無暇顧及那個什麼東印度公司,也並未對其有個相關了解,他還真就信了。
烏那希哪曾想這人都兩度出海了,連知己知彼都沒做到呀?
隻瞪眼睛堅持就是他說的。
要不是他,自己一個毛四歲,晃五歲,實際就沒過三周歲生日幾天的小公主哪知道這些?
九阿哥還能怎麼辦?
隻能趕緊道歉:“好好好,是九叔酒後無德,自己說過什麼轉身就忘,帶累咱們小公主了。”
“多虧咱們小公主提醒,要不九叔一時半會兒的,還真想不到這些。你等著,叔這就進宮與你皇瑪法商量一二。看看怎麼成立咱們大清公司,把那些有錢的買主都忽悠成咱們的股東。”
“嘿嘿,是股東沒錯吧?”
然後,也不等烏那希回答,他就信誓旦旦保證:“若這事兒不成還則罷了,若成了,功勞簿上也肯定有好侄女你的一份。這小股東,你必得當上!”
一句話,就讓烏那希到了嘴邊的‘我也沒做什麼,九叔不必客氣’死死咽了回去。
轉而行禮:“那侄女兒就恭送九叔,並等著九叔的好消息了!”
[哇哢哢哢,大清公司的原始股東啊啊啊啊!這要是成了,本公主的金銀不就像愚公的後代一樣,子子孫孫無窮儘也了?]
才剛走到門口的九阿哥腳下一個踉蹌,差點摔了個大馬趴。
隨即,他就聽到了小侄女充滿擔憂的心聲:[平地差點摔跤,九叔這樣好像確實不怎麼聰明欸!這麼大的事兒,他真能辦成嗎?]
九阿哥氣咻咻,求見自家皇父後就是一陣瘋狂吐槽。
說儘小家夥的不是後才強烈要求:“皇阿瑪,兒子的親親皇阿瑪,姐,無論如何您得支持兒子一下。堅決不給小家夥救場的機會,您高低給兒子點麵子。就算演,也演出對兒子提議十分感興趣,甚至驚為天人,直接一錘定音的效果來!”
哈哈哈。
康熙結結實實吃了一頓飽瓜後大樂:“想都彆想!在咱們大清這麼前所未有之事,且又涉及朝堂商賈,影響巨大。不開朝會討論幾天就想一錘定音,到時候你小子倒是彆出心裁、眼光獨到了。朕呢?”
“這偏聽偏信,甚至帝王親自下場與民爭利的大鍋朕可不背。朕……”
嘮嘮叨叨一頓嘮叨,千言萬語卻隻有一句話:乾可以,但你得能拿出足夠讓朕與朝臣心動、也足夠有利於國家百姓的具體章程來。
說到最後,康熙還笑補一刀:“朕可以當昏君被忽悠,但那個忽悠朕的人隻能是朕的乖乖好孫女。你?”
後話康熙沒有說,&bp;但九阿哥總覺得他那老臉上明晃晃寫了你還不配四個字。
九阿哥都被氣樂了:“兒子兩次出海,為朝廷帶回來諸多金銀與糧食,也帶回來許多有用的消息,難道對社稷無功麼?”
那這康熙倒是不否認的,不過……
康熙輕咳了聲:“若沒有朕的乖乖好孫女,你小子現在還跟在老八屁股後頭幫他陰謀奪嫡呢,能有現在這麼多出息念頭?”
“就算你有,那也實現不了啊!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