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根本不用打招呼。
自從第一次隨扈謁陵後,烏那希就每年跟著,弘暉也以照顧妹妹的名義得以陪同。
四阿哥不在京中,兄妹兩個就替他儘孝。
理由?
烏那希雖然知道廢太子詔書上那句太子生而克母,此種人古稱不孝是純扯。但也知道這東西既然能明晃晃出在詔書上,成為廢太子的理由,就意味著孝名在這時候的重要性。
所以四阿哥能夠陪同時,就是爺三個一起去燒香行禮。
他不在京中,就是小兄妹兩個齊心協力。
先把事情做了,回頭再不經意間提起,可不就都是四阿哥的賢孝?
這會子,四阿哥這一熱淚盈眶,小兄妹倆的孝名就穩了。
而孩子好,還能不是當阿瑪格娘的教導有方?
就這麼須臾間,就有不少誇獎之聲了。
隻有烏那希最想打動的康熙不語,實際上卻在側耳傾聽。想瞧瞧小家夥說完後,有沒有什麼額外的心聲吐槽。
從而判斷今天這事到底是湊巧,還是小家夥早有所圖,故意借機給她阿瑪造勢。
嗯。
孩子還小,不懂許多。
便有什麼,康熙也肯定舍不得懲罰於她。但沒教好孩子的老四就……
咳咳。
康熙等了半天也沒等到小家夥有什麼額外的吐槽,倒是他的鼻子被小家夥捏了捏“皇瑪法擋在這裡,旁人都不敢進啦~”
康熙忙抱著小家夥往裡走了走“好孩子,朕竟不知你這麼孝順又穩妥。”
哼!
小公主大傲嬌,小腦袋都昂得高高的[這才哪到哪呢?你現在看到的隻是本公主優秀的冰山一角!]
[等本公主長大了,好好學習,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網羅許多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敦促他們帶著大清科技攀上新高峰,你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日新月異~]
這話鼓舞得康熙滿心振奮,隻覺得自己也該加入到養生行列裡。
得有個好身體才能看到那許許多多日新月異的變化不是?
老四也是個好的,是那德妃太不知所謂了些。
等宴席結束後,他還是找機會跟老四聊聊,看看他是怎麼個章程。若跟德妃實在沒有母子緣分,要不要徹底做個分割?
烏那希要是知道他有這麼個打算,耳朵眼裡邊都得伸出個小巴掌來,狂搖狂擺狂喊要要要。
且擇日不如撞日,不如湊個三喜臨門之類。
可她不知道啊!
還樂嗬嗬笑著,跟康熙認真介紹她親自過目的席間菜色呢。
彆說宮中什麼都有,這慈禧老佛爺的最愛鑲銀芽現在就是咱們雍親王府的特色了。
還有乾隆孝敬自家皇額娘的百鳥朝鳳,以及他的禦宴名菜雞汁鯊魚唇、象牙鳳卷等。保管新奇又美味,讓人耳目一新。
勾著烏庫媽媽跟皇瑪法都來,常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