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和你說的一樣,不僅店家給我打折了,村子裡的人看著我賣的便宜,也都直接在我這裡買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張楚生毫不掩飾自己的孩童天性,炫耀式的向裴文德述說著自己這幾天的“豐功偉績”。
“雖然由於我是按照成本價賣出的緣故,那些中元節需要用的東西並沒有賺錢,反倒是把我前段時間賺的路費給貼進去了。”
“可村子裡的大夥兒在買東西的時候,還順便買了我爹宰的豬肉,所以這幾天真算起來的話其實是賺了很多錢的。”
或者更確切的說,由於張楚生的“低價傾銷”策略,就連那些打算借助中元節大賺一筆的遊商、肉販子們都十分果斷的放棄了這個村子。
這導致張屠戶這幾天樂的幾乎合不攏嘴了,他這還是第一次享受這種“生意壟斷”帶來的紅利。
唯一讓張楚生覺得遺憾的是,在此之前他根本沒想到這種“商品引流”的方式這麼有效,所以囤的東西略顯少了點。
好在張家村本身就沒多大,而且大多數人都是供奉同一係的祖宗,倒也沒在這方麵鬨出多大的矛盾。
甚至抱著某種“這錢怎麼著也不能讓外人賺了”的思想。
張家村的某些老人還當著那些遊商們的麵,咒罵他們趁機提高物價的險惡用心,直接把他們趕出了村子。
“難怪你這段時間又長壯了,看來夥食不錯嘛!”
伸手拍了拍張楚生的肩膀,裴文德也沒想到這小子僅憑自己的幾句胡言亂語,就能夠把生意做到這種程度。
要是換做未來的二十一世紀,像張楚生這個年齡的孩子,估計還在跟自己的父母撒嬌、鬨彆扭呢!
但是考慮到這個時代的局限性,裴文德倒也了然了。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是一碼事,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像張楚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其實已經到了逐漸承受家庭重擔的年齡。
畢竟這個時代可不像二十一世紀,人均壽命之短簡直不是未來的人類能夠想象到的。
最起碼在裴文德接觸到的人群中,除了上層的紳士階級之外,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類普遍體弱多病,壽命短暫。
孔子曾經過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裴文德對這句話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觸。
因為那個時候的人活到七十歲簡直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相反,如果沒有其它意外因素的影響,那時候的人活不到七十歲才是一件真正讓人驚訝的事。
然而在這個中國的古代社會,現實的情況卻和他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樣。
起碼在裴文德這十六年的人生經曆中,他已經見過見過太多四十歲就白發蒼蒼,五十歲就垂垂老矣的人了。
這還是在這和平的年代,如果生逢亂世,正常人的平均壽命還會更短,體質也會更差。
“嘿嘿,主要還是我娘怕我讀書受累,瞞著我爹給我偷偷加餐。”
雖然張楚生口中的“加餐”僅僅隻是每頓多一塊拇指大小的肉,但對於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來說已經算是難得的美味了。
換做尋常人家,可能一年到頭也沾不上幾頓葷腥。
也就張屠戶自己是個屠戶,又有著能夠獨自上山打獵的強悍身手,這才能夠保證自家孩子的“變態”發育。
—推薦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