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是大唐的都城,同時亦是這個時代真正的“世界中心”。
從經濟到文化,再到軍事實力,無一不領先當前世界不止一個檔次。
其它的不說,僅從人口的密度來看,巔峰時期甚至容納過一百八十萬人居住的長安城,在這個時代就是一個近乎無解的“奇跡”。
要知道,唐朝可沒有什麼高樓大廈一說,這一百八十萬人是實打實的平攤下來的。
這也從側麵反映出長安城的麵積之大、建族群之宏偉,無愧於“文明之國”這一稱謂。
而要是從布局來看的話,整座長安城同樣規模統一,布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
外城四麵各有三個城門,貫通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是全城的交通乾道,是長安最重要的交通樞紐。
而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則是一條標準的中軸線。
它銜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城的明德門,把長安城分成了東西對稱的兩部分——東部是萬年縣,西部是長安縣。
東、西兩部各有一個商業區,稱為東市和西市。
城內南北十一條大街,東西十四條大街,把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一百一十個坊,其形狀近似一個圍棋盤。
尤其是東、西兩個大型的集市,更是這個時代真正意義上的“經濟中心”,彙聚了無數來自於異國番邦的珍奇異寶。
特彆是在接近上元燈會的這個時間節點上,人們目之所及全是張燈結彩的商戶門店。
各種不同番邦、不同膚色、不同習俗的胡商駝隊雲集於此,共同慶祝即將到來的燈會,顯得熱鬨非凡,
修行了“天眼通”的裴文德甚至在這些人來人往的人群中,感知到了一些明顯不屬於人類的妖物之氣。
隻是它們藏得十分隱秘,隱秘到就連裴文德都不確定那時不時自己的錯覺。
裴文德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隻待官府解除宵禁,這裡就會成為這個時代最熱鬨的城市一般。
“還真是壯觀啊!”
驚歎的看著身邊人來人往的人群,裴文德隻覺得自己對“唐朝”的印象在這一刻被刷新了。
那些湍流密集的人群姑且不說,單說裴文德這一路走來看到的異邦人,就已經大大超乎了他的預料。
樣貌打扮倒還是其次,最重要的裴文德在這個看到了白人、甚至黑人的蹤跡。
白人裴文德倒是能理解,畢竟亞洲離歐洲不算太遠。
“歐羅巴”之稱在中國由來已久,古代的羅馬在中原甚至還有著“大秦”的稱謂。
加之在唐朝鼎盛時期又開辟了連通亞歐的“絲綢之路”,西歐的商隊來到這裡倒也算是正常。
關鍵是黑人的存在,著實打破了裴文德的三觀。
裴文德十分肯定,那並非什麼嗮黑了的棕色人種,而是貨真價實的黑人。
所以他完全無法理解,這些理論上在非洲的黑人,是怎麼遠渡重洋來到這片亞洲的土地上的?
“那些都是昆侖奴。”
貌似察覺到了裴文德好奇,緊緊跟在他身後的阿月笑著解釋道。
“一般都是大食人從海外帶來的珍惜奴隸,據說他們個個性情溫良,體壯如……牛,很受大戶人家的歡迎。”
也不知道是不是裴文德的錯覺,他總感覺阿月在說“體壯如牛”的時候,語氣可疑停頓了一下。
這個丫頭,剛剛似乎想到了什麼她這個年紀不應該想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