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
“老家。”
“回去看場地?”
“……差不多,但我覺得老家不合適。正想問問你有沒有彆的建議你就打電話來了。”
他啜了一聲笑,和那邊的人打了個招呼,可能挪了個位置和我說話。
“那看來我們還挺有默契。”
我被他這話說的神采飛揚,好像剛剛心裡的迷茫消失了一大半,聲音也十分輕快,把手機換了個手拿,一隻腳搭在院中的花池上,一句“那是當然”後,我便把話題轉到正軌上:“王浩,我們最近的銷量你清不清楚?”
“嗯。知道。”
“現在麵臨的問題就是供貨量不足,供不應求了。這是之前沒想到的。”
“那你是怎麼想的?”
“嗯~~”我望著遠方的山,又望著近處的田土,思緒一點一點兒變得深了起來,我於是怎麼想就怎麼和他說:“這些問題雖然之前我們沒想到,但既然是做生意,遲早會麵臨一些一開始想不到的問題吧?
那就麵對它。
我知道現在重新找一個規模大一點的地,加上人工以及各項開銷會投入很大。但總不能把這條鏈斷掉。除了那兩個賣點是每個月結工資以外,其他賣點都是每天進來的現錢。有多少老板睜大了眼也不一定有賺現錢的機會?
我想把握住。
場地可以適當大一點,這樣方便以後拓展。相當於這就是一筆固定的錢,而且是投入最大的部分。開始我們可以在人工上做功夫,人工可以一點一點加,不用一開始就很多,讓手裡的資金流動起來啥都好說。你覺得呢?”
“想法沒問題。場地就是一筆固定的開銷。既然要搞就要做好預備選項,隻要銷售量沒問題,生產鏈就一定跟得上。稍微緊俏一點。”
“你不覺得我心急?”我冷不丁的問。
畢竟我們才剛開始沒多久。有這樣的成效完全取決於後來增加的那些賣點。貴陽雖不大,和其他城市比起來常住人口也少。但大體都是以我們本地人為主,而這種東西又深受本地人喜歡。
所以銷售這一塊真的讓人很驚喜、意外。
“說你心急你就不乾了嗎?”他反問。
我嘴裡“嘁”了一聲:“憑什麼不乾?眼下我自己有條件、有這個能力去辦這個事兒,就算心急、就算前路不那麼平坦我也一定要走。
我都這個歲數了,都已經走到半路怎麼可能就放棄不走了?現在放棄就再也不會有機會。
而且我對自己有信心,對我的員工有信心,對我的產品更有信心。
王浩,我想繼續拚,想一直拚到底,想看看我到底能乾到什麼樣的程度。
你會支持我的對吧?”
他二話不說,直接應“那是當然”,他繼續做補充:“前麵鋪墊這麼長時間,你要是就怎麼給我放棄了我才看不起。
不用在意旁人的眼光,一道題你能不能做完、能不能做對你自己心裡都有數。無需他人過度拆解,你付出過努力、艱辛,就應該在做選擇、在應對現實時更堅信自己。因為沒有人比你更清楚自己麵對的情況、清楚你自己前麵是一條什麼樣的道路。旁人多語無外乎是想掰弄是非、混淆你的視線,讓你分心,令你止步不前。
你若是上當這輩子就完了。”
“我才不會。”
“就對自己這麼有信心?”
“那是當然,我的眼光多好?不然怎麼從茫茫人海中把你挑出來?”這些話說出來我才發現自己說的有多自然。居然想都不想就說了。
這個王浩~~他的魔力真是悄無聲息,潤物細無聲、滴水穿透石一般一點一點潛入人心、占據人心。
如一條龍牢牢地盤踞在我的心中。
這輩子再也不會有人能夠動搖他在我心裡的地位。
他被我逗笑:“我的榮幸。”
我也被他說的心裡甜滋滋的,不過時間有限,我又重新把話題糾正:“那既然如此,我們這邊的情況你也都了解了。我想問問你這個廠區選在哪裡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