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劃案分了兩部分,其中之一是現在已經相對成熟的計劃書了。
簡明扼要的標注了下百悅商超進軍全國十強連鎖商超的重要節點。
對於這個部分,無論是周煥還是陸凡都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隻要按部就班的經營下去,百悅商超在年底就能擴張成功。
至於要不要走出過門,走向世界全球的大型連鎖國際商超,那就得看明年的計劃了。
陸凡也簡單的看過後,便放下了這部分。
轉而看起了周煥另一部分他自己都認為不太成熟的企劃:
關於建設百悅商超旗下便利店的初步計劃。
隻看到這麼一個標題,陸凡的眉頭就挑了挑,很顯然他也對這個計劃起了興趣:
“有意思,這是你最近想出來的嗎?”
聽著陸總這樣問,周煥忙不迭的點頭:
“倒也不是最近想的,是早有這麼個念頭,我從廣源的時候就在想了……
因為做的就是超市經營這塊的業務。
周煥從前在廣源的時候,就著重分析過超市受眾的問題。
發現這些便利店的門麵雖然不大,但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隨便一個地方就能開起來,對員工的要求以及人數都不多。
這樣的小店似乎總是不大起眼,但周煥用心觀察以及計算之後,發現他們每年的營業額可不算少的!
畢竟能進便利店采購的多是附近上班居住的人士,為便利而自主選購,對價格就不會太過敏感。
周煥對陸凡解釋道:
“百悅商超主打的是一個大型連鎖商超,對超市地點的選購也是有講究的,但便利店就不同了,街邊巷尾都可以。
“還有,咱們為百悅特意打造的物流配送係統,也能完全的罩住便利店的5。5所有采購。
“這樣一來既不用添加過多的職員,也能合理優化物流配送的倉儲路線。
還能從商家那裡拿到更為低廉的進貨價。
也就是在原有基礎上,不必多解決什麼,也不必多付出什麼,就能再多建立一條便利店的經營產業。簡直沒有弊隻有利。
陸凡在周煥訴說著他的計劃的時候,也在搜索著國內便利店經營的各項信息。
他發現國內這些加盟的便利店都屬於外資企業,並且總部也不在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