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捧場的老少爺們們,大家好啊。
其實很早之前就想找個機會個大家夥好好嘮嘮,但一來確實每天更新家裡的事兒太多,有些力有未逮。二來呢,也怕大家說我不務正業。
第二卷《大陸博覽會》篇差不多就算結束了,之後可能會花幾天時間收收尾,把人物再豐滿交待一下,然後就轉入本書的後半部分了,也就是第三卷《跨海征西》篇。
就像上架感言裡說的一樣,這本書我本來的計劃就是在200萬字之內完結,總計4個大篇章。
其實寫到10萬字的時候擺在我麵前的就是兩條路,第一條路,儘量精簡情節,把主要的舞台留給劉永祿,包袱密度拉滿,幾十萬字封箱收場。
第二條路,除了劉永祿以外,也寫愛恨情仇,寫花前月下,有主角有配角,是個完整的故事,而不是一個小笑話合集,多一點,200萬字之前收場。
想了一晚上果斷地選了第二條路,為什麼?嘿嘿,如果說我是水字數想多賺錢真就冤枉我了,說實話,寫短點其實我賺的更多(因為那個征文獎金的原因)。
但我還是想選第二條路,因為我喜歡寫故事,而不是笑話合集,第一呢,故事是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東西,傳統相聲也講究一個寓教於樂,陰陽頓挫,有時那墊話比正活還多呢,光講究一個效率就沒意思了。
第二呢,我也不光寫這一本書,走慣了捷徑以後再走正路恐怕就費勁了,不能慣自己這個臭毛病。
說實話吧……有時也後悔,尤其是噩夢般的11月,整個人真的如墜深淵非常痛苦。
但好歹蹚過了這條河,最後把第二卷相對完美的收尾了,我個人還是基本滿意的。
伏筆該回收回收,人物該交代交代,勉強能給自己一個及格。
很多朋友說了,還是想聽劉永祿鬨笑,這個我也解釋了,咱這本書嘿嘿,有點先天不足就在這了。
重視邏輯的讀者可能覺得有時劉永祿過於沒樣兒。
重視戲劇衝突的讀者可能有時覺得劇情還沒到歡樂部分過於乏味。
我呢……也隻能端水,說好聽是平衡,說不好聽就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這我認,因為啊,這就是我想寫的故事,就像小時候吃早點一樣,總吃嘎巴菜你也齁的慌,吃完得來塊炸糕墊墊,用甜味中和一下鹹味兒。
可能我下本書,或者之後的書也許也會沿用這個風格,說實話,感覺和平台上的其他主流書不太一樣,有點逆著走了,但沒辦法,誰讓自己覺得得勁呢。
扯了半天閒白兒,主要是和大家夥掏心窩子聊聊天,有什麼意見還是那句話你們多給我留言,我都會看,隻不過不像最開始連載的時候,有存稿,我還能回回,現在時間原因,回的就少了。
更新計劃比較重要,我想提前和大家說。
我呢,1月5號,帶老婆孩子回湖北娘家,要請假3天左右,主要是孩子太小,路上肯定會非常不順遂,現在想想我腦袋就大。
而且到了湖北見了老丈人,不能說剛回家就躲屋裡連載,肯定得陪著喝喝酒啊,聊聊天啊,應酬應酬。
各位多擔待吧,也謝謝諸位這麼長時間不離不棄的追求,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