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凡對自己稀裡糊塗的就成了一個水雲門弟子,其實並不抵觸。
加入這種小宗門,反而沒大宗門的那些破事兒,在這裡苟幾年也不錯。
蘇凡拿起宗門給他的那枚玉簡,放在自己的額頭上。
過了一會兒,他放下了玉簡,不禁苦笑了起來。
水雲門還真是小門小戶,整個宗門全加在一起也就幾千人。
門內隻有五名築基修士,其中修為最高的是一名築基大圓滿的長老,常年在後山秘地閉關。
水雲門的弟子,資質都挺一般的,畢竟天賦好的苗子哪能輪到他們。
雙靈根的弟子已經是門內的精英弟子了,剩下的三靈根、四靈根比比皆是,就是湊個人數。
所以水雲門除了從小精心培養弟子,還不斷吸收外來修士充實宗門的實力,這也是眾多小宗門的生存之道。
沒辦法,宗門底蘊不夠,吸引不來太好的苗子。
儘管宗門很小,但在幾位築基長老一番苦心經營,各方麵做的都不錯,門內的弟子的修煉氛圍也挺好的。
怎麼說呢,反正蘇凡能從門內的弟子身上,感受到一股積極向上的勁頭。
至於說門內弟子的戰鬥力,和其他仙宗差不多,也就那麼回事兒。
水雲門的製符傳承不錯,宗門多數弟子都選擇了修行符道,製符這方麵在青陽山脈算是小有名氣。
所以宗門的符堂,算是水雲門比較重要的地方,即便很多入門多年的弟子,都無緣進入符籙堂。
自從突破了瓶頸,蘇凡畫的符已經有了一絲神韻。
葛雲濤符道修行多年,當然是識貨的,所以他當場就拍板把蘇凡招入了符籙堂。
至於水雲門招手的那些散修符師,就沒有這個待遇了,他們平時連山門都進不來,隻能在水雲坊市為宗門製符。
對於這樣的小門小戶,蘇凡也不指望在這裡得到什麼,隻要能有個安靜的環境修煉就行了。
想到這裡,蘇凡收起了玉簡,開始打量自己的洞府。
水雲門麵積並不大,占據了一處三階靈脈,山門內隻有十幾座山峰。
除了幾位築基長老,以及少數精英弟子,其他門內弟子的洞府大小都差不多。
蘇凡還是第一次住這種真正意義上的洞府,有點像前世的山西窯洞。
隻是洞府內部的麵積更大,開辟出了廳堂、臥室、修煉室、製符室和儲藏室等十幾個房間。
洞壁的表麵仿佛打磨過似的極為光滑,上麵鑲嵌著一枚枚月光石為洞府提供照明。
其中修煉室那裡還有一汪靈泉,用於修士平時的用水所需。
洞府外麵布置了一個小型的隔絕法陣,並整理出了一塊用青色條石鋪就的地麵,邊上還有一小塊靈田。
洞府內非常空曠,除了幾個石桌和石床,連一件家具都沒有。
蘇凡就從納戒中拿出一件件家具,在洞府內布置了起來,一會兒的功夫,洞府就被他布置一新。
這種洞府什麼都好,就是不適合設置廚房。
仙宗弟子的洞府一般都是用來修煉的,苦修的時候都是服用辟穀丹充饑。
修士平時都是食用靈米,以及各種靈材製作的飯菜。
俗世的五穀雜糧吃的多了,會在修士體內殘留一些雜質,所以修士除了偶爾解解饞,平時很少吃凡俗的食物。
蘇凡就不在乎這些,他是體修每日都需要吃大量的食物。
即便在體內堆積雜質也不怕,多挨幾次雷劈,就能將他肉身的雜質洗練一空。
既然洞府內無法安置廚房,無奈之下他隻好在洞府的外麵簡單的布置一番,弄了個簡單的廚房。
蘇凡足足花了大半天的時間,才把洞府拾掇利索。
儘管洞府不大,但蘇凡卻挺滿意的,至少有了一處安身之地。
第二天,蘇凡去了宗門的符籙堂報道,再次見到了葛雲濤。
“師弟剛入門,我先與你說一下咱們符籙堂的章程,隻要完成了宗門分配的任務,就沒有什麼事情了。”
葛雲濤說到這裡,從納戒中拿出一枚玉簡。
“這裡有兩種符籙,你回去研習一番,最近我們符籙堂的任務,就是全力製作這兩種符籙。”
蘇凡和葛雲濤聊了一會兒,這才知道宗門為什麼從散修中招收符師。
原來青陽山脈的所有小宗門和修真家族,每年都要向三個金丹宗門上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