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幾日。
四女便一直在酒坊中幫工。
而且工作依舊是非常賣力。
三日後,李原又買進了十石的米糠。
既然酒坊開工了,李原索性就讓它一直運轉。
這一天,李原之前釀造的山果酒也到了啟封的日子。
將這些酒壇搬到院子中。
李原小心的將山果酒壇挨個打開。
效果比他預想的要好。
一百多壇山果酒中,有二十幾壇發酵失敗。
其餘的,則都成功發酵成了酒漿。
李原下一步就是進行蒸餾。
其實這也是李原敢在大梁開酒坊的底氣所在。
現在大梁所謂的酒,基本都是度數很低的濁酒。
酒中雜質很多。
喝起來也是有些酸澀。
但蒸餾酒就不一樣了,更為醇厚,口感也更好。
這幾天李原已經造了一套簡易的蒸餾設備。
其實就是將酒漿加熱沸騰,在通過一段冷凝管提取出蒸餾液。
這些蒸餾液其實就是酒液。
不過如果蒸餾的是酒精度較低的果酒,那就需要多次蒸餾才能達到比較高的度數。
李原手中有足夠的石炭,燃料充足,多次蒸餾自然也不是問題。
最終經過三次蒸餾,李原得到了度數在三十度左右,略帶水果甘甜味道的酒漿。
而五百斤山果最終釀造出了百斤左右的酒水。
山果釀酒既然成功,李原決定給這種酒起個名字。
思來想去,這種略帶山果清香的酒液便叫它【百花釀】吧。
又過了幾日。
第一批發酵的米糠酒,也到了啟封的時間。
將發酵好的酒漿同樣進行了二次蒸餾。
最終十石糧食李原獲得了大約84斤,五十度左右的高度白酒。
李原嘗了一口。
味道雖然和後世的白酒差距不小,但碾壓大梁本地的濁酒可以說毫無壓力。
那這種味道濃烈的米糠酒,李原就將其命名為【青原漿】
這次李原想走高端路線。
要想貨物能賣出高價,包裝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李原從製陶坊定製了幾百個半斤裝的白瓷酒瓶。
光這些酒瓶就花了五貫錢。
將百花釀和青原漿分彆罐裝到酒瓶中。
用泥封封好,在存放幾日讓其酒液更加醇厚。
李家酒坊的第一批產品就可以出售了。
此時,李原手中有【百花釀】150瓶,【青原漿】168瓶。
有了產品就要找客戶。
而這些酒最佳的銷售地點,自然就是青原縣城。
李原叫上自己的四名手下,帶上剛釀好的酒準備到縣城走一遭。
時間到了中午。
青原縣城十字大街,醉香居酒樓。
這是城中最大的酒樓,上下共有三層。
雅座散台一應俱全。
現在這個時候正是飯點,酒樓中人來人往喧囂不已。
大堂中已然坐滿了食客。
在一樓偏西的位置上,坐著一桌客人。
看打扮好似從鄉下來的兵戶。
酒樓的夥計已將客人點的七八道菜上齊了。
又送上來一壇上好的濁酒。
客人中一位身材魁梧大漢,端起碗來先喝了一口濁酒。
卻是不滿的一皺眉,將酒吐了出來。
“你這店家,這酒為何如此寡淡。”
跑堂的夥計一愣,忙賠著笑說道。
“客官,您說笑了,咱們青原縣的酒不都是這個味道嗎。”
那大漢不滿的說道。
“誰說的?我讓你長長見識。”
此時酒樓中的很多客人都被這邊的喧鬨所吸引。
紛紛轉頭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