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約定十日後,各家所造的部件統一運到東鄉村。
安排好這件事,李原又派崔平去附近各村收購苧麻。
約定好價格,同樣要求送到東鄉村。
李原返回到村中的時候。
發現工坊的工地上,一片熱鬨的場景。
人們往來穿梭,運送著木材土方和石料。
李原要建的三座長屋每日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成長。
李原甚至在工地上見到了很多孤女自願來幫忙。
她們知道這座麻紡工坊,就是為她們這些孤女建的。
心下感激,能做的就是幫工地運輸打雜燒開水。
她們比任何人都希望工坊早日完工。
負責監督的福叔和劉黑子也沒虧待了這些孤女。
隻要來幫忙的,每人都管一頓粟米飯,外加五錢的工錢。
後來村中的老人和孩子聽說之後,也趕來幫忙。
李原依舊讓福叔和劉黑子給他們管飯和每日五文的工錢。
就這樣,幾乎在全村人的幫助下。
不到十天時間,麻紡工坊就建成了。
工坊內有三間長屋,最小的一間是漚麻室。
苧麻運來後,會先在這裡進行漚麻處理,之後加工成麻纖維。
第二間最為寬大的長屋就是工坊的生產間。
李原特意設計了更大的窗戶便於采光。
生產間的麵積很大,至少能同時擺下二十部李原設計的改良織布機。
第三間屋子就是庫房,用於儲存苧麻材料麻線和麻布。
這幾天,從各村收購的苧麻材料已經源源不斷的運到了東鄉村。
等待加工的苧麻已經堆滿了庫房。
到了第十日,李原在西河堡定製的紡車和織布機的木質部件,也被工坊陸續送了過來。
各種木質部件堆滿了長屋。
看著這些木質零件,女工們有些好奇不知所措。
李原一笑,對大家說道。
“這些是織布機的零件,大家一起動手,咱們把織布機組裝起來。”
於是在李原的指導下,女工們開始用這些部件組裝織布機。
足足花了兩個時辰,才費力的組裝好了第一部改良織布機。
看著複雜精巧的織布機,女工們充滿了好奇。
之後大家有了經驗,組裝速度就快了起來。
前後忙了兩天時間,李原帶著女工們,共計組裝了十五部紡車和十部改良型紡織機。
現在庫房中堆滿了苧麻,麻絲和麻線,材料充足,隨時可以開工。
麻紡工坊正式開工的第一天,村中二十幾名孤女早早的就都來到了麻紡工坊。
李原到的時候,發現這些孤女都在門前恭敬的佇立等待。
她們的神情比起前幾日去李原家跪門時更加忐忑和興奮。
工坊的大門打開。
她們很是規矩的依次走進工坊。
剛一進門,李原就看到二十幾名孤女噗通一聲跪在泥地上,對著李原磕頭。
李原忙用手虛扶。
“快快起來,你們這是為何?”
為首的幾名女工說道。
“姐妹們拜謝李郎君賜給我們生計。”
“我們無以為報,隻能跪謝李郎君。”
“唉。”
李原長歎一聲。
“諸位都是我的鄉鄰。”
“我也不忍見你們忍饑挨餓。”
“隻要你們在工坊中認真做工,我必定不會辜負大家。”
二十幾名孤女都是淚目漣漣。
“我們姐妹,必不忘李郎君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