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的思緒正在飛揚。
正廳的門再次被推開。
譚家大女帶著文書走了回來。
和李原預料的差不多。
對於此時已經陷入絕境的譚家,李原已經是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
這位青原伯提出的條件並不算苛刻。
譚家自然沒有反對的理由。
也可以說,譚家這一次的生死,全寄托於李原身上。
會首譚繼明要擺下宴席招待李原。
不過被李原拒絕了。
李原告訴譚家大女,譚家這幾日要做好出發的準備。
他返回青原時便會通知譚家,雙方一同出發。
談好合作的事宜,李原便辭彆了譚家離開了瓷罐巷。
望著李原離去的背影,譚家大女眼神深邃。
一直到現在,她仍然感覺恍如夢中。
自家的困局,居然被突然出現的這位青原伯輕易化解。
現在她隻能祈求這位青原伯能信守承諾。
自家與這位伯爺的合作一切順利。
李原與吳玲兩人出了瓷罐巷。
信步走在街頭上。
此時是下午申時,也就是三點多。
李原看了一眼身邊的吳玲。
也許是她當懸刀衛的時間久了。
無論何時,走在街上都是步伐沉穩眼神犀利。
目光時不時的從兩側路人的臉上掃過。
似乎要看透每個路過者的想法。
李原微微一笑,他覺得吳玲平日裡有些太過嚴肅了。
於是拍了下她的肩頭說道。
“吳姑娘。”
“這次探查換瓶販酒,辛苦你了。”
突然被李原這麼一誇獎,吳玲臉色一紅,多少還有些不好意思。
她趕忙回道。
“不敢,這是我應該做的。”
李原臉上帶著笑意繼續說道。
“我這人最是公平,有功必須要賞。”
“吳玲,你可有什麼想要的東西?”
吳玲慌忙擺手。
“吳玲不敢請賞。”
“李郎,為你做事本就是我的本分。”
“哪裡需要什麼賞賜。”
李原則是搖頭說道。
“吳姑娘不能這麼說。”
“你我在龍驤侯的撮合下,也算是有了婚約。”
“現在你也算是我李原的女人。”
“我卻沒送吳姑娘什麼東西。”
“這可說不過去。”
“這樣吧,我看吳姑娘平日裡衣衫備的不多。”
“我就送你一套襦裙吧,”
“啊,這?”
李原要送吳玲襦裙,倒也不是臨時起意。
當日在小宅定下婚約之時,按道理說李原就該送些東西給吳玲。
隻是當時事發倉促,李原倒是給疏忽了。
今日吳玲跟隨自己辦事。
李原便想將這婚約之禮補上。
他見這位吳姑娘,身上的衣服來來去去就是這幾套。
心想這女子哪有不愛美的,索性便送吳姑娘一套襦裙。
聽聞李原要送自己衣裙,吳玲的臉變得更紅了。
其實李原說的沒錯,吳玲自己的衣衫確實不多。
來去就是那麼幾件差官黑袍。
而且還都是男子款式。
倒不是這位吳領旗薪資微薄買不起衣衫。
而是因為吳玲平日裡,習慣了懸刀衛的生活。
武人的打扮行動坐臥更方便一些。
她隨身攜帶的衣物,多是行動便利的勁裝或是夜行衣。